第218部分(2 / 4)

小說:大唐楚霸王 作者:老山文學

裝出來的面具,要做一個真的發自內心的快樂小妹妹。

之後的時日,李寬沒有走出自己的府邸的大門,但是卻還是感受到了整個大唐的氣氛不一樣了,因為長安城漸漸地沒那麼炎熱了,秋風吹來的涼爽氣息,吹黃了庭院中的樹木的葉子,他知道秋天到了,在這個時候,一件大事也該發生了吧,貞觀六年,科考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從西漢時期開始的推舉制度,將會漸漸的淡出歷史舞臺,這是在挖掉世家豪族的根基。但是李寬卻是感到奇怪,因為李二這一次居然得到了世家中絕大多數的家族的支援,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博陵崔氏,江東裴氏這些世家大族紛紛出言表示家族之中會派出優秀的子弟參與科考。

“這是世家們再一次步入朝堂的選擇?還是對朝廷的妥協?這樣正式的科考出來,這些世家子弟都會打上父皇的標籤,就算不是父皇,也會被房玄齡或者長孫無忌這兩個父皇的左膀右臂最重要的兩個文臣打上烙印,使得他們雖然代表著各自的家族,可是更是代表著皇室的利益了。”李寬分析道,他雖然腦袋不聰明,但是這個科考還是直知道一些,每一年的主考官都是皇帝的親信,而在他手底下考上進士,從而步入官場的,都是他的門生,這樣就打上了主考官的烙印,主考官卻又有著皇帝的標籤,也就是說,這些考生不管是誰,都是天子門生。這也是李二見到了這一次科考的盛狀之後,敢說出:“天下英才皆入朕彀中!”的底氣所在。

“不管怎樣,這些東西都和我無關,反正我又不去考試!聽說這個時代的科考要考好幾天,怕作弊就只好將每個考生都分別關道小小的隔間裡邊,三天時間吃喝拉撒都在裡邊,實在是……”李寬不敢想那個畫面,實在是太美不敢看,不足五平米的一個小小隔間,裡邊住三天,這些傢伙全都是宅男屬性滿值的傢伙。

但是不管怎樣,科考還是按照李二的意願正式開始了,在這個秋天,無數的讀書人,或是坐著車,或者揹著書箱徒步而來,不管是近在長安城周邊的藍田,萬年,三源等縣還是從遙遠的揚州,幽州,甚至交州,廣州這些地方千里迢迢的趕來長安的讀書人多的數不過來。在夏末的時候,長安城的大小旅社就已經住進了前來趕考的學子,這些多半是家中富足的官宦家的子弟,沒有一個是商人的後代的,因為在這個時代商人屬於賤籍,祖上三代有人從商,那麼你就不能參加這科考,就是這麼嚴苛。

除了官宦之家的後代,來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寒門士子就更多了,哪怕他們沒有那個經濟條件坐車,乘船,只能徒步而行,從家中出來還是春末,到達長安已是初秋。可是這也阻擋不住這些寒窗十載的讀書人,他們這些人在以前讀書不過是為了謀個前程,比如在縣中做一個教書先生,或者去那些富商家中做一個賬房。但是現在朝廷開了恩科,使得他們這些出身寒門的讀書人有了一扇通向青雲的通天大道,他們怎麼會捨得放棄,所以這一次雖然是第一次開啟科考,但是參與的人卻是異常的多,無數的寒門士子湧進長安城,可是長安城就那麼大,哪裡有足夠的客棧旅社供這些人居住,而且出生清貧的他們也沒有那麼多錢在這裡住店啊。

所以長安城府尹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這些寒門士子全都統一安排,在長安城一百零八坊之中,無數的百姓家中安置下來,這也算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關中百姓對這些讀書人住到自己家很是歡喜,因為要是住自己家的寒門士子考上了,那就是一件光大門楣的事情。

時間很快到了科考的時日,這一次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李二早已將一干事宜吩咐下去,此時長安城皇城西面的頒政坊已經被全然封閉起來,原本住在這裡的都是朝中的一些官吏,此時被臨時搬走,整個坊市成了這一次科考的場地。士兵們披甲執銳的站在頒政坊的坊市牌坊前面,檢查著正在有序進入考場的考生,登記造冊。

陽光還是非常的毒辣,在這初秋的的上午。頒政坊的牌坊前無數的考生正在排隊入場,他們中有著年過古稀的老者,也有不及弱冠的少年,但是卻沒有一人喧譁,這一次是第一次科考,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所有的考生都為能夠參與進這樣的一次盛事感到激動不已。

一輛兩匹駿馬拉著的華麗馬車從遠處駛了過來,馬車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不疾不徐的向著這邊而來。

“又是那家的大人物的後人,這些靠著祖宗餘蔭的傢伙……”有考生低聲的嘀咕著,這一個上午的時間,已經來了好幾撥這樣的人,全都是插隊先進了考場。對於這些人,所有的寒門考生都沒有絲毫的好感。但是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