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劉威和其餘的靠得近計程車兵一起唱的時候,氣勢一下子就起來了,那種豪情,那種心比天高,血不流乾,誓不休戰的萬千豪氣讓他們胸中的熱血為之沸騰。只聽這第一句就讓他們心潮澎湃,還有後面的呢?劉威一臉期盼的望著李寬。
“赳赳唐騎,護我河山;血不流乾,誓不休戰。赳赳唐騎,護我河山;血不流乾,誓不休戰。今有大唐,如日方升;渭水之恥,滄海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唐有銳士,誰與爭鋒。”這首歌就這幾句,可以反反覆覆的唱。而且越是吼的痛快,越是心血沸騰。
當靠的近的人開始吼起這首歌之後,身後的其餘人也加入進來了,歌詞簡短,有力,曲調雄渾,豪邁,正是適合這些軍中硬漢,一個個扯著脖子,紅著臉,大聲的嘶吼著。幾乎要將胸中熾烈的熱血吼出來,要那上蒼都知曉,大唐男兒有著這樣的豪情,這樣的敢血戰到底的必勝信念。要讓這天也明瞭他們的堅定意志,三百人的聲音蓋過四野,比起之前幾個千人的大型兵團的聲音還要洪亮,還要高亢。就連那天邊的白雲似乎也要被撕碎了似的,再加上那徐徐上升的太陽,更是和這首歌的意境相輔相成,現在的大唐帝國豈不是和這太陽一樣,正是朝陽初升不久?
遠在好幾里路之外的李靖有些詫異的回頭,這首歌怎麼沒聽過?聽起來倒是讓人熱血沸騰,真想現在面前就有幾隻突厥狗,讓我發洩一番啊!
就連李靖這樣老練的沙場宿將都有這樣的心情,那麼其餘計程車兵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熱血沸騰,但是卻又有著一股子沉重,因為那一句‘渭水之恥,滄海難平’。這一句是所有大唐君臣心中的痛,只要突厥還存在一日,那就無法忘卻,李二這一次之所以會給李靖下達不惜一切,覆滅突厥的命令也就是因為他難以忘懷這奇恥大辱。
“這是哪一營計程車兵?為何這首歌本將沒聽過?是何人所作?看樣子還是新作,以前的詩歌可沒有‘渭水之恥’!”柴紹問身邊的副將。
“卑職也沒聽過,不過現在這時候應該是靠後的那些新兵吧!”副將回答。
“嗯?”一聽是新兵,柴紹腦海裡不知怎的浮現出李寬的容貌來,或許還真有這個可能,柴紹回想著。然後轉身,向著身後親衛營的一個士兵揮手:“令武,過來!”
原來柴令武被柴紹拉到身邊做親衛了,畢竟是父子,怎麼可能真的讓自己兒子從雜兵做起。不僅是柴紹,尉遲家的兩位也被尉遲恭以前的軍中同僚拉到他們身邊去了,李鵬程和劉鵬舉也有了自己的去處。這些公子哥現在全在一額個個將軍身邊當差,雖然也只是最低階的小兵,卻也在自家長輩的眼前,也讓這些將軍們心中稍稍放心了一些。至於他們也不是不想照顧一番李寬這個楚王殿下,可是全被李靖擋住了。
“卑職在!”柴令武騎馬上前,在馬上抱拳回聲道,這是軍中,不能父子相稱,只能自稱卑職,稱自己老爹為將軍。這讓柴令武一開始還有點不習慣,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才不會突然冒出一聲‘父親’來了。
“去看看,是不是雲麾校尉的那一營新兵在唱這首歌?速去速回!”柴紹吩咐道。
“諾!”柴令武領命而去。
李寬聽著這熟悉的旋律,心裡稍定,還好這首《赳赳老秦》記憶比較深刻,修改了一下還算應景!騎著馬,跟著前方的大部隊,一路兼程向著朔方城而去!(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章 薛萬徹的加入
一路上風雨兼程,輜重的運送大大的拖慢了大軍的行進速度,雖然輜重大部分都是牛車拉著,但是仍舊只能勉強維持每日行出兩百里地。這一路到朔方城,足足有兩三千里路程,需要趕上半個月,這還算是天公作美,沒有下雨的結果,要是下雨的話,泥濘的官道恐怕還要拖慢近半的速度。
李靖騎著馬,帶著幾名親衛一路巡查,呼喝著,鼓勵著士兵們。不讓大軍士氣低落下去,這樣長距離的行軍,對士氣的傷害是非常大的,這不出來七八天了,走了小半的路程,大部分計程車兵都已經開始露出絲絲疲態。連續的趕路讓他們的體力和耐力都受到極大的考驗。
在這七八天的時間裡,一首《赳赳唐騎》被整支軍隊傳唱,歌聲響徹官道的四面八方,這一路唱下來,讓無數的大唐百姓都記住了這首歌,記住了這一支大軍,他們這是去打突厥了,是要去為大唐雪恥,這些都是好漢子!所以無數的百姓聚集到官道兩旁歡送他們的勇士,祝他們此去能夠大勝而歸,洗刷掉那渭水之恥。同時也送上他們樸實的祝福,希望他們能平安歸來!
一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