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的,人的幸福的實現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創造的過程。
創新和幸福是什麼關係?拿破崙·希爾說,創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把創新看作是“快樂的生活”,是“一種根本的快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創新是生活的最大樂趣,幸福寓於創新之中,他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什麼是生活的最大樂趣?我認為,這種樂趣寓於與藝術相似的創新性勞動之中,寓於高超的技藝之中。如果一個人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勞動,他一定會竭盡全力使其勞動過程和勞動成果充滿美好的東西,生活的偉大、幸福就寓於這種勞動之中。”這些論述深刻的揭示了創新的幸福的內在聯絡,說明創新是獲得新的幸福的源泉。
為什麼說創新是人類獲得新的幸福的源泉和動力?我們知道,幸福是人們在進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所追求的目標的實現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滿足。然而怎樣才能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呢?要靠勞動、靠工作,為事業奮鬥。而人們需要的內容不斷發展的,需要的層次是不斷提高的,舊的需要滿足了,又會產生新的需要;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了,又會產生高層次的需要。要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需要滿足了,實現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就要靠創新。社會的進步在於創新,人的幸福和成功與否也在於創新。
世界上因創新而獲成功的人簡直就是不勝列舉。
法國美容品製造師伊夫·洛列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他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感觸頗深地說道:
“能有今天,我當然不會忘記卡耐基先生,他的課程教給了我一個司空見慣的秘訣,而這個秘訣我儘管經常與它擦肩而過,但過去卻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來對待。“而現在我卻要說,創新的確是一種美麗的奇蹟。”
伊夫·洛列1960 年開始生產美容品,到1985 年,他已擁有960 家分號,各個企業在全世界星羅棋佈。
伊夫·洛列生意興旺,財源茂盛,摘取了美容品和護膚品的桂冠。他的企業是唯一使法國最大的化妝品公司“勞雷阿爾”惶惶不可終日的競爭對手。
這一切成就,伊夫·洛列是悄無聲息地取得的,在發展階段幾乎未曾引起競爭者的警覺。
他的成功有賴於他的創新精神。
1958 年,伊夫·洛列從一位年邁女醫師那裡得到了一種專治痔瘡的特效藥膏秘方。這個秘方令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根據這個藥方,研製出一種植物香脂,並開始挨門挨戶地去推銷這種產品。
有一天,洛列靈機一動,何不在《這兒是巴黎》雜誌上刊登一則商品廣告呢?如果在廣上附上郵購優惠單,說不定會有效地促銷產品。
這一大膽嘗試讓洛列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當他的朋友還在為他的鉅額廣告投資惴惴不安時,他的產品卻開始在巴黎暢銷起來,原以為會泥牛入海的廣告費用與其獲得利潤相比,顯得輕如鴻毛。
當時,人們認為用植物和花卉製造的美容品毫無前途,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方面投入資金,而洛列去反其道而行之,對此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迷戀之情。
1960 年,洛列開始小批次地生產美容霜,他獨創的郵購銷信售方式又讓他獲得巨大成功。在極短的時間內,洛列透過各種銷售方式,順利地推銷了70 多萬瓶美容品。
如果說用植物製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種嘗試,那麼,採取郵購的銷售方式,則是他的一種創舉。
時至今日,郵購商品已不足為奇了,但在當時,這卻是行之所未行。
1969 年,洛列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工廠,並在巴黎的奧斯曼大街開設了他的第一家商店,開始大量生產和銷售美容品。
伊夫·洛列對他的職員說:
“我們的每一位女顧客都是王后,她們應該獲得象王后那樣的服務。”
為了達到這個宗旨,他打破銷售學的一切常規,採用了郵售化妝品的方式。
公司收到郵購單後,幾天之內即把商品郵給買主,同時贈送一件禮品和一封建議信,並附帶製造商和藹可親的笑容。
郵購幾乎佔了洛列全部營業額的50%。
洛列式郵購手續簡單,顧客只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樂部”,並很快收到樣品、價格表和使用說明書。
這種經營方式對那些工作繁忙或離商業區較遠的婦女來說無疑是非常理想的。如今,透過郵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