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的成功則與他善於抓住有利時機休慼相關。
有人把機遇稱為運氣,不管稱謂如何,都有一點是絕對的,善於利用機遇比怨天尤人更為有益。
第三節 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成功之道在於善於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拿破崙·希爾指出,機會到處都有,就看你是否抓得住。許多人抱怨沒有機會,他們說: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機會。機會無處不在,就看你是否抓得住。那麼如何抓住機會呢?
拿破崙·希爾認為,抓住機會即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見縫插針”的實質就是抓住時機,儘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採取行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把“縫”看作是一種機遇的話,“見縫”則是要善於發現機遇,捕捉機遇,然後不失時機地“插針”,充分利用機遇,實施自己的宏偉藍圖。在商業領域裡“見縫插針”一直是許多精明人的信奉的生意經。
“匡救一簣”的意思是,探求別人功虧之因,尋求“一簣”,深入開掘,鍥而不捨,進而獲得九仞之效。“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九仞高的山,就差那麼一筐土而不能完成,不能不令人深感遺憾。企業家在縱橫交錯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由於人力或物力上的種種原因,而這“一簣”之虧,往往又會給智者帶來一簣之計,就是匡正和挽救他人的失誤,而獲得創造性機會的謀略。
阿曼德·哈默的成功之道即“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阿曼德·哈默於1898 年5 月21 日生於美國紐約的布朗克斯,他的祖上是俄國猶太人,曾以造船為生,後因經濟拮据,大約於1875 年移居美國。他的父親是個醫生,兼做醫藥買賣。哈默是三個兄弟中最不聽話但又最富於創造精神的一個。就在哈默16 歲的那年,他看中了一輛正在拍賣的雙座敞蓬舊車,但標價卻高達185 美元,這個數字對哈默來說是驚人的。儘管如此,他仍然抓住機遇不放,還是向在藥店售貨的哥哥哈里借款,買下了這輛車,並用它為一家商店運送糖果。兩週以後,哈默不僅按時如數還清了哥哥的錢,自己還剩下了一輛車。哈默的這第一筆交易與後來相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但當時對他來說卻屬“鉅額交易”,在這筆交易中,哈默考察了自己的競爭能力和獨開創賺錢途徑的本領。
1921 年8 月,阿曼德·哈默在經過漫長旅途之後,風塵僕僕地抵達莫斯科。哈默在蘇聯的考察中發現,這個國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人們卻餓著肚子,為什麼不出口各種礦產品去換回糧食呢?哈默直接向列寧提出建議,並很快得到了列寧肯定的答覆,於是哈默取得了在西伯利亞地區開採石棉礦的許可證,從而成為布林什維克蘇聯第一個取得礦山開採權的外國人,美蘇之間的易貨貿易也由此開始。哈默透過他後來在莫斯科建立的美國聯合公司溝通著30 多家美國公司同蘇聯做生意。一個偶然的發現,使哈默又萌生在蘇聯辦鉛筆廠的念頭。有一天,他順便走進一家文具店想買支鉛筆,但商店裡只有每支鉛筆售價高達26 美分的德國貨,而且存貨有限。哈默清楚地知道同樣的鉛筆在美國只需3 美分。於是他拿著鉛筆去見蘇聯主管工業的人民委員克拉辛說:“您的政府已經制訂了政策要求每個公民都得會讀書和寫字,而沒有鉛筆怎麼辦呢?我想獲得生產鉛筆執照。”克拉辛答應了他的要求。
於是他以高薪從德國聘來技術人員,從荷蘭引進機器裝置,在莫斯科辦起了鉛筆廠。到1926 年,他生產的鉛筆不僅滿足了蘇聯全國的需要,而且出口到土耳其、英國、中國等十幾個國家,哈默從中獲得了百萬美元以上的利潤。
30 年代哈默從蘇返美時,美國正處在經濟蕭條時期,所有企業家都在為儲存自己而努力,而哈默卻在尋找新的機會和市場。那時羅斯福正在競選總統,他聽說只要羅斯福登上總統寶座,1919 年透過的禁酒令就會被廢除,以緩解全國對啤酒和威士忌的渴望。隨著產酒高潮的到來,酒桶的需求量將會空前增加,而市場卻沒有酒桶。於是他不失時機地從蘇聯訂購了幾船桶板木,在新澤西州建了一座現代化的酒桶廠。當禁酒令廢除之日,他的酒桶正從生產線上滾滾而出,被各酒廠高價搶購一空。繼而他又幹上釀酒生意,他生產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以其物美價廉而享譽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美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吃牛肉的人越來越多,優質牛肉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哈默又是“見縫插針”,迅速籌資在自己的莊園“幻影島”上辦起了一個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