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投入了戰鬥,無數的炸彈從天而降,轟炸掀起的煙塵連午後的太陽都給遮住了。倖存的日軍只能狼狽不堪地緊伏在地上,連頭也不敢抬,更不用說吃飯和喝水了!
這次轟擊的強烈程度,被遠在朝鮮清津港附近地震站工作的一位日本老學者記錄下來了。他在這個地震站工作已經15 年,並且成功地監測到東半球的幾次大地震。8 月6 日這天下午,地震站所有儀器都發現在太平洋北岸發生了地震,震中在中、蘇、朝三國交界的哈桑湖一帶。老學者把全部詳細準確的資料記在工作日誌上,寫好無線電報,發往東京地震監測站和海嘯研究所。但是,研究所在回電中告訴他,8 月6 日這天,地球上沒有任何地方發生地震。
有的只是蘇軍對張鼓峰地區的轟炸與炮擊!
緊隨著炮擊之後的是蘇軍坦克的猛烈衝鋒。張鼓峰上的日軍再也無法堅持,只好倉皇撤退,一直逃回邊境線的中國一側。
張鼓峰上又飄揚起蘇聯的紅旗。
日軍參謀本部雖然感到震驚,仍不甘心失敗。它指揮了第二天的反攻。8月7 日整整一天,日軍向張鼓峰高地發起了近20 次殊死衝鋒,企圖再次奪取這塊高地,然而,在蘇軍的猛烈炮火下,他們只在張鼓峰前留下了3000 多具屍體與傷員。
蘇軍甚至發起反衝鋒,將日軍完全壓迫到邊境線的中方一側。儘管日軍的後援部隊相繼投入戰鬥,在隨後的幾天裡,他們終究未能再攻上張鼓峰高地。8 月12 日,日軍終於放棄了進攻的企圖,轉入防禦。
日本參謀本部不得不承認他們對時局判斷的失誤。
日本駐蘇大使重光得到了新的命令,讓他就結束哈桑湖事件儘快與蘇聯人開始談判。陸軍大臣坂垣、外交大臣有田、海軍大臣米內在參謀本部整整坐了一夜,急切地等待著莫斯科的訊息。由於時差關係,東京的午夜正是莫斯科的午後。終於,陸軍次官東條帶來了訊息。這是從莫斯科發來的明碼電報:重光已離開蘇聯外交部,詳細內容將以密碼電告。
兩個小時以後,譯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