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間最不能相信的就是皇帝說的話,你說哪位皇帝登基前不是說勤政愛民、讓天下人幸福什麼的,可是歷史上又有幾個賢君?至於覺昨銀子多就有想法,想想明初的前輩沈萬三,就是我們的榜樣。”
明初有個大商人叫沈萬三,富可敵國,資助朱元璋奪天下,還出巨資修築城牆,可是最後還是招至殺身之禍,那是他的手伸得太長,引起朱重八同志的猜忌。
“是,還是老族長英明。”範田俊一臉佩服地說。
範永鬥擺擺手說:“讓車伕們把車穩點,那些火器不經摔,到時還需要在那麼多王爺面前表演呢。”
“小侄馬上去辦。”(未完待續。。)
393 一個遊戲
經過二個月多的長途跋涉,終於,在五月十四日,範永鬥一行平安抵達了滿清控制的北京,這一次,令範永鬥吃驚地是,自己一行受到英雄般的待遇。
一行人到達北京時,不光一眾范家子弟,就是範永鬥本人都驚呆了:攝政王多爾袞、大貝勒代善、大學士范文程、鑲藍旗主濟爾哈朗等人正在彰義門外迎接,雖說順治帝並沒有來,對一個小商人來說,這已經是無上的榮耀。
順治還年小,現在多爾袞主政,號稱攝政王,朝廷的大小事務是多爾袞說了算,除此之外,代善、濟爾哈朗等也出城迎接,而迎接的,還是一個小小的商人,用受寵若驚一點也不為過。
範永鬥嚇了一大跑,連忙從馬上跳下來,緊跑幾步走到多爾袞約一丈遠的地方站住,恭恭敬敬地說:“小民參見攝政王和諸位王爺、旗主,不知這麼多王爺來迎接,實在惶恐,愧不敢當。”
“哈哈哈,範先生請起,這一路辛苦了。”多爾袞親手扶起範永鬥,一臉豪爽地說。
代善也面帶笑容地說:“範先生是我們的老朋友,你們中原有句話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老朋友來了,我們迎接一下那是應該的。”
濟爾哈朗有些動情地說:“當年要不範先生雪中送炭,又派人示警,我濟爾哈朗就活不到今日,有些日子沒見,這一次回京,我們一定要一醉方休。”
眾人圍著范文程噓寒問暖,一時間讓人有一種錯覺,好像是一群下屬在迎接上級領導一樣,周圍的百姓遠遠看到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別人不和道,可是跟在範永鬥身邊的範田俊知道,範氏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歷經七代,一直和滿清關係密切,那時候還叫女真族呢,特別在小冰河時期,農業發達的大明也餓俘遍野,生產能力低下的滿清情況更糟,可以說,就是以範永鬥為首的山西商人冒著抄家滅族的危險,一直偷偷把糧食、鐵器、布匹等重要物資運到滿清,這才助滿清渡過那個最艱難的歲月。
最艱難的時候。皇太極派人檢查那些降民家中的糧食,要是沒有餘糧,一格殺無赦,因為他認為,這些人餓急了,就會暴動,就會給社會帶來動盪,從這裡看得出當年的後金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危險程度。
當然,範永鬥帶給滿清的。不僅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還派人收集重要的情報,濟樂哈郎就是得到範永鬥派人送來的情報,逃過必死的一劫。這也是這樣,濟爾哈郎才會對範永鬥那樣熱情洋溢。
範田俊終於明白自家族長所說的話,他說寧願做一個快樂的商人,也不願意入朝為官。看看現在的情況就知道了,作為一個優秀的商人,範永鬥堅信和氣生財的道理。和滿清的各方勢力都相處得很好,人緣極佳,這不,大貝勒代善和攝政王多爾袞的關係其實一般,前來迎接的那些權貴族,不少感情就一般,甚至有些不和諧,可是他們都給範永鬥面子,放下偏見。
假若一旦做了官,那就得站隊,這樣一來,無論怎麼做都會得罪一部分人,官場的水太深,一不小心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還不如安安穩穩做個商人。
當然,這次這麼多貴族來迎接,還有一個原因是二人這次採購回大批的火器和彈藥,這可是滿清最渴望得到的東西,一個個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於是就來得這麼齊,這薑還是老的辣啊,下了大訂單沒多久,四川就宣佈暫停出售,經過再三努力,前面簽訂的訂單還是接契約完成。
範田俊那是越來越佩服自家老族長。
一行人在城門外寒暄一下,並沒有到哪個府上或酒樓接風洗塵,而是徑直去了城郊的軍營,一眾從盛京遷過來的貴族上層,有點迫不及待地地想看新式火銃的威力,於是,一眾人直奔軍營。
這個馬背上的民族,還真是急性子。
到軍營後,令範永鬥吃驚地是,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