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1 / 4)

小說:殺破唐 作者:閒來一看

李茂因功封侯,朝中有大臣向天子舉薦其接替劉澭出任保義軍節度使。隴右經略使、秦州刺史劉澭半年前因功升任保義軍節度使,不到三個月病逝,保義軍節度使一直空懸無人接替。

隴右自安史之亂後失陷於吐蕃,秦州此後也被吐蕃侵佔,劉澭這個保義軍節度使並無轄地,與李茂的遼東經略使、遼城州刺史情況相似。只是掛名的節度使,因為實惠不多,有實力者多看不上眼,由此空懸。

保義軍理所原在隴州,後遷移至鳳翔,李茂奏請將理所移至長安縣,遭拒絕,作為折中方案,李純同意將理所遷移至奉天。

奉天是李先奕的地盤,李茂雖也是寄人籬下,究竟都是一家人,還不十分尷尬。

劉澭雖無地盤,兵馬卻有四千,是全盤接受這四千人,還是遣散後自行招募,或者像當初安東軍改右威遠軍使那樣,來個移花接木,改旗易幟。

李茂一時打不定主意,恰在此時,章武由河中來,章武是杜黃裳的得意門生,此番來必有指教,李茂約其後園相會。

章武道:“保義軍是個坑,將軍千萬不要往裡跳。”

李茂道:“大家令我兼掌安東、威遠、龍驤、保義四軍,做保義軍節度使,無非是為了京西剿匪方便,這有何不可。”

章武笑而不言,杜黃裳是個老狐狸,李茂相信他看的比自己遠,眉頭一皺,便又問道:“我有何脫身之計?”

章武不答反問:“劉悟將軍此番南下,立下大功,豈可沒有封賞?”

李茂瞭然,遂上奏,力薦劉悟為保義軍節度使。又放出風聲說李茂與李先奕私交甚篤,二人若同處一城,難保不會結黨營私,云云。

此後不久,禁中傳出訊息,李純欲以劉悟為右金吾衛將軍,充保義軍節度使。

劉悟由右威遠軍副使一躍而成節度使,無疑是大大躍升了一步。劉悟暗喜,劉從諫更是大喜過望,四處為他父親上位奔走造勢。

這中間出了一樁事,對劉悟十分有利。鎮海節度使李琦驕橫跋扈,仗著德宗皇帝的寵信,在潤州橫行無忌。新帝登基後,其冷眼旁觀,欲謀求兼任浙東觀察使,吞併整個吳地。後見西川被新朝有驚無險地平定,心中惶恐不安,聽從謀士建議,上表請入朝,以此試探李純對自己的底線。

李純接受宰相賈耽建議,同意李琦入朝,拜工部尚書,派李元素為鎮海軍節度使,李元素還在南下的路上,李琦忽然又反悔,聲稱鎮海軍內部不穩,滯留潤州不動身。

李純接報,召大臣議論,眾議順從李琦所請,令其仍掌鎮海。御史大夫武元衡卻有不同意見,武元衡的意見是新朝初立,李琦想入朝便入朝,不想入朝便不入朝,如此反覆無常。朝廷若姑息不究,無疑是給其他藩鎮樹立了一個壞榜樣。武元橫建議朝廷應著眼長遠,做一個通盤規劃,李純對武元橫的話很感興趣,召其延英殿獨對。

武元橫詳細闡明瞭自己心中的設想,主題就是以武力討平鎮海,不使分裂的流毒侵害江南半壁。

李純心中卻有些擔心,隨後又召見了李茂和林英問計,李茂對江南的情況不熟,但經歷了西川之事後,他發現那些驕橫跋扈的藩鎮並非不可戰勝,尤其像鎮海這樣的藩鎮,根基很淺,節度使一時瘋狂說要造反,幾個頭腦發熱或不大靈光的部屬附和著鬧騰,看似熱鬧,實際不堪一擊,朝廷只要亮明態度,予以討伐,反叛聯盟瞬間冰消瓦解,一敗塗地。

李茂建議朝廷先下詔拜李琦高官,以示恩惠,其若不從,便失道義,朝廷立即下詔討伐,使左近藩鎮一起出兵,造成其四面楚歌的窘境,也使四面藩鎮絕了與敵私下媾和的可能,再由朝中遣一員大將,領禁軍出征,禁軍人數不必多,只需亮明朝廷的態度即可。

李茂判斷這一套組合拳打下去,鎮海半年內可以平定。

李純聽完,笑罵道:“紙上談兵,朕叫你來是問問江南的情況,你一問三不知,反倒替宰相謀劃起來,你這算不算越俎代庖。”

李茂道:“陛下問臣如何應對江南,臣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豈敢稍有隱瞞。”

李純又問:“命你出征,可有把握?”

李茂道:“陛下若命臣出征江南,臣必當竭盡全力。”

李純道:“聽你這口氣是沒甚把握了,也對,我聽說你領軍出征,最多的一次是八百人,還是打一些手無寸鐵的流民,就這樣也非一帆風順。可有此事。”

李茂道:“將帥三軍,衝鋒陷陣,確非臣下所長,不過應對江南,臣有信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