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3 / 4)

小說:嫡策 作者:津夏

得這也是真實的,行昭不是聖母,行昭手上有血,便奇怪地將閔寄柔看成尚未沾血的那個自己,只是她、方福和方皇后都在或曾在愛恨裡迷失方向和自我,行昭希望閔寄柔能對她自己好,是一種移情也是一種寄託和自我投射。而按照閔寄柔的心性,閔寄柔設下這個局她的心絕對也是在煎熬和痛苦的。握住閔寄柔的手,最後臨走時回抱閔寄柔,最後連送東西給亭姐兒這種面子情也不想做了,都表示行昭其實在支援著閔寄柔的。人性、良心與愛,阿淵給自己下了一個套兒,也給自己繞了一個圈,其實這也是行昭糾結的那個點。昨天那章,俺趕得有點急,有些心理和用詞沒有斟酌得很仔細,心態的揣摩也不夠透徹,所以今天這一章碼完之後,阿淵會做出一點修改,和主線劇情沒有關係,但是不改心裡難受。好的現在回到主線~】

大周疆域領地遼闊,凡商稅,三十而取一,又定下其買價至四十兩以上,每兩止稅銀一分五厘之規。

江南地肥土沃,商賈買賣暢通,四通八達,既有陸行之官道,又有水流之運河,漁樵耕讀皆通,兼之互通有無盛行,鄉紳豪俊眾多,江南之繁榮是銀錢與土壤堆出來的盛世,定京之榮華是皇城與君權累下來的沉積。

這樣一個富庶之地,每載上報的稅銀與奏文。竟都是“入不敷出”,今日借水澇災害,明日借荒年饑年,請求朝廷撥下銀錢以充賑災物資。

“你知道每年朝廷要撥給江南多少賑災物資嗎?”

六皇子問行昭。

行昭搖頭。

六皇子手上比了一個數,行昭皺著眉頭問。“三萬兩白銀?”六皇子搖頭。行昭眉心蹙得越來越深,再問:“三十萬兩?”

六皇子再搖頭。

行昭想起來六皇子曾經同她提起過,大周每年稅銀收入一年近三千萬兩白銀。前幾年同韃靼打了那場仗,打得國庫都快空了,黎令清當時掌戶部諸事,只要有人問戶部要錢,黎令清永遠都是梗直脖子搖頭,“沒錢!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錢錢錢,百姓的命根,帝王的心眼。就像老虎的屁股,壓根就是摸不得的。

江南官場除非腦子被驢踢了,也不敢獅子大開口在皇帝腰包裡剜走更多的錢了。

行昭皺著眉頭看著六皇子,六皇子輕笑一聲,才回答道:“三千兩白銀。”

行昭瞬間就明白過來了,三千兩白銀能幹什麼?臨安侯府一年進進出出的銀錢就快兩千了。江南官場就拿著一個半臨安侯府的銀錢去治水、去安置災民、去疏通河道、去在江南偌大塊兒的土地上做出一番成績來?

怎麼可能啊。

“找中央求點兒銀子,只是江南在向皇帝擺明態度罷了——我們這兒可沒多的銀兩了,您看沒見著咱們還求著朝廷撥款項下來嗎。。。”行昭抬起頭來問六皇子,“江南每年向朝廷上繳的稅銀有多少呢?”

“兩百萬兩銀子,這麼十年的賬冊裡。幾乎沒超過兩百三十萬。我翻賬冊的時候發現,若當年江南沒有向朝廷求撥款項,上繳的稅銀便在兩百萬輛左右,若求撥了款項,上繳的稅銀便能多上個十餘萬兩。”

六皇子言簡意賅說道。

行昭聽得有點兒發懵,這算什麼事兒?江南是富庶之地,一年才上繳兩百多萬兩稅銀?那剩下的錢呢?

心裡想著,行昭嘴上便問了出來。

“剩下的錢?總督說是貼補賑災和維護河道運通了,都能拿出賬本來,我這些日子將十年來的賬目明細一筆一筆地對,做的賬大都做得很好,全落到了實處——買石頭、拓寬河道的人工、買泥沙、辦學堂、再與江南府外接洽。。。我卻知道江南官場什麼也沒做,剩下的白花花的銀子一層一層地過,再一層一層地剝,偌大一個官場活像一把篩子,這裡漏點兒那裡漏點兒就什麼也不剩了。”

六皇子舉起茶盞,小抿了一口,說得很風輕雲淡,可行昭眼神卻落在了男人骨節分明,將茶盞握得緊緊的手上,再聽六皇子後言。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黎令清與我去插手江南之事時,江南官場都有人敢背後耍黑手暗害,哪曉得做得過了,引起了朝廷的關注,京裡派過去的官兒頹了一撥兒,原本同氣連枝的江南本地官兒也連累了一批,江南官場老實了一兩年,如今故態復萌,甚至較之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河堤修繕不利,則每至夏秋交替之際,岸畔民眾們的財務、房屋,甚至自身的性命都會受到威脅。我抱著浮木,泡在河水裡泡了三兩天,眼前蕭索蒼涼之景帶來的震撼,遠遠比身上浸在河水裡的冰涼來得更猛烈。若當時我活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