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2 / 4)

小說:嫡策 作者:津夏

回屋去,閔寄柔有氣無力地靠在清風的身上,只朝她擺了擺手。

像一棵仲春落敗的柳樹。

行昭眼圈一下子就紅了,轉身回抱了抱閔寄柔,貼在她的耳邊輕輕說了一句話,便斬釘截鐵地轉身往外走去。

這麼些天,閔寄柔一直沒哭,偏偏聽完這一句話後,眼圈一燙,眼前頓時變得迷濛一片。

“折磨,不只折磨的是別人,愛與恨,恨與怨,怨與自憐更多折磨的是自己。用自己的不成人形與良心譴責去將別人也拖進泥潭,你自己想一想,是不是得不償失?”

是啊,她是在扒皮抽筋地折磨著自己。

雪天路滑這是外因,可被人抹了甘油的車輪則是內因,亭姐兒掉下馬車落在她的身上,她不想胎兒有事,胎兒在那個時候也不會有事兒,可請的那位大夫開出的藥卻是催命的利器——在她暈暈沉沉,頭痛欲裂之時,二皇子的表態與選擇便已經給出了終止他們三個人糾纏不休的結果與緣由。

她的絕望,是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二皇子當時守著的是她,而不是隻在嘴上嚷嚷著疼,身體卻健壯得很的亭姐兒,這個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如果二皇子當時守著的是她,至少讓她看清楚了二皇子的那顆心,至少讓她決定這樣就行了吧,至少能讓她滿足,至少。。。至少那個孩子還能健康地出生,頂著長子的名分活在這個人世間。

她的考驗,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她的幼稚的愚蠢的考驗,讓三個人都陷入了悲劇當中。

她是設了一個局,可這個局裡賭注卻不是亭姐兒可以依賴著耀武揚威的那個孩子,而是她的良心。

閔寄柔靠在清風的身上,手攀在石拱門的邊緣,陡然失聲痛哭。

從豫王府一回來,行昭一直蔫蔫的,回了端王府,行昭囑咐人給亭姐兒收拾點兒藥材送過去,等蓮玉選了人參、燕窩、鹿茸這些子滋養的物件兒呈上來給行昭驗查時,行昭看了看單子,嘆了口氣兒便放下來了,只說,“算了算了,別送過去了,別人看著堵心也虛偽。”

蓮玉點了點頭,再無言語。

日子見天兒地過,終究還是有好事發生,四皇子難得出府來串門拜訪,與六皇子把酒言歡,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爺們兒喝酒,行昭不好插言,四皇子一走,老六跟著回了正堂,開門見山:“四哥想把段如簫接到綏王府去,我不覺得這是好主意,可四哥說得很情真意切‘小衣過世,留下幼妹如浮萍飄零,我定竭盡所能照料如簫,是放在身側也好,還是為她尋一門好親事也好,我終究要護她周全。’”

除夕當夜,段如簫便被秘密送出了宮,連夜趕路送到了行昭通州的莊子裡去。行昭本是打算將她送到福建請羅氏幫忙要不找門好親事,要不就學門手藝活兒,再一輩子順順當當活下去的。

哪曉得四皇子要橫插這麼一腳,還準確無誤地找到了端王府來。

行昭派人去和段如簫遞話兒,小娘子明確地不願意,只說,“下九流人兒也有下九流的念想,是哥哥對不起四皇子在先,我更沒臉再見四皇子。”,六皇子原話遞給了四皇子,終究是就此作罷。

等日子進了仲春,六皇子下令徹查江南官場一事已經隱隱顯出些眉目來,六皇子這些時日樂意同行昭多說些——都是想事兒,想想好事兒總比老想衰事兒來得強吧?

“江南官場分成幾股勢力,原先的江南總督是臨安侯賀琰的人,還記得我在江南落水一事嗎?藉此扳倒了臨安侯賀琰在江南的勢力,於我們而言是好事,於江南官場而言,也是好事——藉此一役,何嘗他們不是順勢扳倒了京城勢力在江南的控制?沒了轄制,沆瀣一氣,勢力深的更深,一手遮天的更加猖獗,中央勢弱,主弱則僕強,江南官場圈地為王,近些年更加沒了遮掩。做假賬,吞公糧,打壓中央派遣過去的朝廷官員與監察使,甚至與身處皖州的陳家舊勢兩相勾結,一點一點地從南向北蠶食蔓延。”

六皇子是戶部出身,做事想事也善於從賬冊數目上尋找端倪與出入。

ps:

閔寄柔只是一個試探,試探在二皇子心中到底哪一個更重要,可惜二皇子在當時的情況下選了另一方,唉。246

☆、第兩百四七章 暗流(下)

【關於行昭的心理,俺昨天傳完了之後回想了蠻久的,行昭並不是讓閔寄柔忍耐或者是盲目寬容,更沒有指責閔寄柔。基於她沒有成功開導方福的前因,她對閔寄柔的開解是希望她放下執念,沒有必要把自己繞進了個死圈裡去。一瞬過來的失望,俺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