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息的運作,試圖圍殲中**隊在徐州的主力。此時,日本人南北夾擊,如果死守,毫無疑義。不過是重蹈臺兒莊日軍的覆轍而已,所以,老蔣令李宗仁迅突圍。
李宗仁除了讓劉汝明部留守徐州,吸引日本人的目光之外,下令徐州各路守軍,在象徵性的抵抗後,化整為零,伺機撤往山區,跳出日軍的包圍圈。留守徐州的劉汝明部,也在蕭縣一帶伏擊了日本的第九師團。
日本人沒有料到李宗仁所部,在被逼急了之後,也會玩一手死對頭才會玩的游擊戰,措手不及,讓徐州守軍大部分順利逃脫。日本人氣急敗壞的時候,打算全殲留守徐州的劉汝明部。而在此時,劉汝明部在表演死守徐州城數日後,果斷的放棄徐州城,逃之夭夭,給日本人唱了一出完美的空城計。日本人不但沒有全殲守衛徐州的中**隊主力,甚至連一個上尉軍銜以上的軍官都沒有抓到。
當然,沒有抓到的主要原因,和大阪第四師團很有關係。在中**隊突圍後,經過月餘激戰,早已人困馬乏。如果這時候被日本人追上,後果不堪設想。而就在中**隊經過魯蘇皖邊境一條公路的時候,奉命南進的大阪第四師團先頭部隊出現了。
這個時候的大阪第四師團,算是日本軍隊中,戰損率最低,裝備最精良,人員最充足的一支軍隊了。軍團中,每個人都紅光滿面,士氣高的一塌糊塗。
中**隊懷著必死之心擺開陣勢,準備和這支看起來就是精銳中的精銳的日本軍隊決一死戰。孰料,等了半天,日本軍隊毫無動靜。雖然這支日本軍隊很明顯的現了中**隊,但是毫無攻擊的意圖。
隔著一條公路,大阪第四師團計程車兵們對中**隊視若無睹。旁若無人的做起飯來,開始野餐……
而在中**隊硬著頭皮橫穿公路而逃時。大阪第四師團的人也很淡定的接著吃飯,毫無追擊的意思。彷彿他們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旅遊的。
當然,這種事情因為事涉兩國,部隊番號等資訊是根本瞞不住的。大阪第四師團自此在中國揚名立萬,而在日本軍部氣惱的追問大阪第四師團為什麼不開槍阻擊中**隊時,帶領大阪第四師團南進的聯隊長卻回覆道——他們要嚴格的遵循作戰紀律,沒有得到對中**隊進行截擊的命令,就對中**隊進行截擊,是違反紀律滴,是不對滴……
從日本軍部沒有將大阪第四師團的日本兵全體槍決這件事情來看,大阪第四師團應該是日本人親生的。
而被調往中國南方的大阪第四師團,參加過的規模最大的戰役,當屬長沙會戰。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日本軍隊攻陷湖南北部,危及長沙。老蔣知道長沙的兵力與日本軍隊相差太遠,如果只依靠手下的部隊和日本人硬碰硬,恐怕會傷亡很大,而且還不一定能守住。所以,老蔣下令採取焦土政策,計劃火燒長沙。在日本人進入長沙後,將進城的日本人全部埋葬進長沙的大火中。
第二百三十一章 加以扶植
此時的長沙,由於出於中國內陸,很少遭到侵擾。又是長江水運的重要港口,所以,自明清甚至宋元時期遺留的中國古代建築非常多,而這些建築,最大的特點,便是以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原料。所以,此時的長沙,看似繁華,但其實是建構在一堆風乾了許多年的乾柴之上。
火燒長沙算是不得已的焦土政策。因為,如果日本人攻取長沙,沿江而上,重慶就會陷入被動。所以,雖然長沙文物古蹟眾多,但是為了中國的血脈留存,卻也顧不得許多了。
從戰術上講,火燒長沙完全是正確的。如果日本人陷入火海,中國人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將數萬日本人變成烤肉。縱然有逃出火海的日本人,在驚惶之中,也逃不過中**隊的追擊。
然而正如《亮劍》中那個老蔣手下的軍官所言,老蔣手下,制定戰略戰術的不乏天才,但是執行者,卻大多數是蠢才。負責執行的幾個人,為了提前逃跑,在日本人還沒有進城的時候,便燃起了大火。
這場大火燒掉了長沙百分之九十的建築。並讓三萬餘中國平民喪生。如果單從效果看,放火放的確實漂亮。然而,卻連日本人一根毛都沒有傷到。讓全國上下一片非議,老蔣氣得暴跳如雷。幾天後,便將負責執行的人一殺到底。
一九三九年,老蔣派薛嶽代理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指揮長沙會戰。長沙會戰其實一共有四次,從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四年,持續六年的時間。這四次長沙會戰,是中國八年抗戰中,中國和日本方面出動兵力最多,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
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