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原來小公主般嬌貴漂亮的女兒變得目光呆滯、衣衫襤褸。父親心疼地把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裡,而女兒大驚失色地嚷:“不要碰我,不要碰我!”
小凡精神失常了!但從公安局傳來的訊息讓她的父母大為失望,雖然抓了幾個網路騙子,但始終沒有找到那個“我愛謝霆鋒”。
更讓小凡的父母悲痛欲絕的是,50多天後,小凡竟然出現了妊娠反應,她懷孕了。在醫院做完人流後,小凡徹底崩潰了!小凡的父母淚水長流,對於他們來說,女兒的未來在哪裡?
三是:你是否網路成癮?你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有三種同學容易網路成癮:
第一是學習失敗的。由於家長、老師對孩子的期望過於單一,學習的好壞成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來源,因此,一旦學習失敗,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但是在網上,他們很容易體驗到成功:闖過任何一關,都可以得到“回報”,這種成就感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體驗到的。
第二是學習特別好的。不少本來學習好的學生在升入更好的學校後,無法再保持原有的位置,這時,他們對“努力學習”的目的產生了懷疑。按照老師和父母的邏輯,學習是為了“上大學——找到好工作——掙錢”,當他們失去了為“名次”、“位置”學習的內在動力後,一些人開始迷戀網路。其實,造成這些孩子依賴網路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正確的學習觀。
第三是家庭關係不和諧。通常在家裡得不到溫暖的孩子,他們在網路上提出任何一點小小的請求都會得到不少人的幫助。現實生活和虛擬社會在人文關懷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讓“問題家庭”的孩子“躲”進網路。
怎樣挽救那些網路成癮的同學呢?這裡我有三條建議:
第一,說出來。
沉迷網路的同學,常常內心世界極為苦悶,躲進網路與外面世界隔絕,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把心裡話說出來,讓父母知道,讓老師知道,讓同學知道。
一個小網迷寫信給報社,吐露真言:
“真要感謝網路!沒有網路,也許我們更多的人會沉淪為罪犯或心理變態者。媽媽,我愛你,而我只能在網路上告訴您,您知道嗎?我很孤獨。我渴望心靈的交流,在我受傷的時候,在我渴望自由的時候……我絲毫沒有感覺到您對我的愛。您是否知道?有時我恨您。我像個沒有生命的木偶,我的一切言行都無法擺脫您為我鋪設的軌道。作為一個生命,我揹負著全家的希望,這個責任已經把我壓垮了。”
“小網迷”在分析了自己沉迷網路的原因之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