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3 / 4)

小說:武夫當國 作者:淋雨

陷大總統和袁公子於不義?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袁肅很贊成程德全的話,當然他也暗暗覺得鄭汝成和程德全二人的反應都很不對勁。鄭汝成好歹是叔父袁世凱的門生,又是一方邊疆大吏,怎麼可能連這麼一點常識都沒有,這個時候自然要低調處理,怎麼可能大張旗鼓搞什麼全城戒嚴;至於程德全本身有革命黨的底子,他江蘇都督的位子就是大革命時受革命黨人推舉才得到的,剛才一說道要大刀闊斧的調查,對方就迫不及待的反對,給人的感覺總有一些刻意而為。

不過這些都是單純的猜測,現在說什麼都沒用,只能等待調查的結果。

思索到這裡,袁肅正色的說道:“其實我也認為程大人的話很對,為今之計不可莽撞。最好先把這次事故當作個別案例來處理,至於調查最好也放在暗中進行,省的查不出結果來弄得大家都下不了臺。”

鄭汝成想了想,繼而點了點頭說道:“那一切就聽憑袁大人的吩咐就是。”

隨後,他拿出威嚴的姿態對警察局局長做了一番交代,要求其一定要儘快查出結果,同時叮囑要按照袁大人的話來做,萬不可出了任何差池。警察局局長自然滿口應諾,連奉承帶保證的把話應了下來。

………………………………………………………………………………………………………………………………………………………………………………………………………………………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是我國近代、現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階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他的侄外孫劉遵義教授乃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華興會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團體。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5月軍國民教育會的“運動員”黃興從日本回國,進行革命活動。11月4日他以慶祝自己30歲生日為名,邀集劉揆一、宋教仁、章士釗等,在長沙西區保甲局巷彭淵恂家舉行秘密會議,決定組織反清革命團體,取名華興會。1904年2月15日正式成立。黃興為會長,宋教仁、劉揆一、秦毓鎏為副會長。會員達數百人,多屬知識分子。宗旨為“驅除韃虜,復興中華”;方略為湖南發難,各省響應,“直搗幽燕”。】

正文 第56章,見林伯深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2…1 8:13:27 本章字數:2531

次日清晨,袁肅很早便起來打點,剛過八點鐘便帶著杜預和一眾警衛員搭乘四輛馬車前往淞江。按照他昨天定下來的計劃,自己今天要去一趟淞江找到林伯深。不管林伯深心中有什麼芥蒂,畢竟對方於自己是有救命之恩,更何況有這樣一位朋友總比有這樣一個敵人要好。

花了三個鐘頭時間趕路,一行人總算來到了淞江,又經過一番周折打聽道路,總算在午間時分找到了林家在淞江的一座別業。袁肅從馬車車窗裡看了一眼這座別業,是一樁有花園和院牆的小莊園,不過從外面看上去似乎很久沒有經過打理了,也不知道里面是否有人。

杜預跳下馬車快步走到大門口,左右打探了一番,這才伸手抓起大門上的門環敲了幾下,一邊敲著一邊還大聲喊道:“有人嗎?有人在嗎?”

過了許久的功夫,院牆後面才轉來腳步聲,接著一個年邁的聲音從門縫裡向外問道:“什麼人,你們找誰呀?”

杜預連忙說道:“哦,我們是從上海來的,是林老先生給了我們這個地址,我家大人專程前來拜訪林公子的。”

老人沉吟了片刻,隨即又問道:“你們究竟是什麼人?我家少爺吩咐過了,最近不見客,既然你們是老爺介紹過來的,那就先說一說身份,容我進去通報一聲。”

杜預想了想,這事自然不能由他來做主,於是回過頭來向馬車方向看了一眼。

這時袁肅已經掀開車簾子,正從馬車上走下來,來到大門前他親自對門內老人說道:“勞煩去通報一聲,就說是從灤州來的袁肅。我與你家少爺曾是同窗同學。”

老人一聽是同學,於是“哦”的應了一聲,說道:“那請稍候,我這就去告訴少爺。”

又過了很久的時間,幾乎杜預快要有些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