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2 / 4)

小說:武夫當國 作者:淋雨

明知道走冤枉路卻還是義無反顧的繼續走冤枉路,這又是何必呢?”袁肅感慨萬千的說道。單單從“演說”技術的角度上,他還是很佩服楊度,不僅把很深奧的政治歷史說的很通俗,而且還能做出生動的比喻。

當然,他心裡面其實還是很清楚,就算楊度說的再生動、比喻的再好,這些話都不是可觀的話,只能說是“楊度本人認為是對的話”。

“可不是?如若當初能堅持君主立憲一直走下去,我中華如今早已經變法成功,不說能與英法相比,但也絕對不至於連東瀛小國都打不過。”楊度語氣很有情緒的說道。

“如此說來,先生的意思是希望我們北洋政府現在能夠堅持一條道路義無反顧的走下去,是嗎?”袁肅試問道。

“沒錯。不過卻不是現在施行的共和制。”楊度斬釘截鐵的說道。

“哦?那先生認為,眼下我中國應當堅持哪一條道路?”袁肅故意問道。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本應堅持走君主立憲這條路。我知道小袁公子一定覺得很差異,不過這件事可以這麼來理解,自甲午戰爭之後到戊戌變法,再到後來的預備立憲,這期間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在為君主立憲制做準備,相比較共和制,也無非是孫文走訪西方國家之後,帶回來的一些新學說。可歸根結底,共和制在中國根基太淺,遠遠沒有君主立憲制那樣有所積累。”楊度很是耐心的對袁肅解釋道。

袁肅不得不感到詫異,真沒想到楊度居然還能找到這麼“歪”的理由。

他心裡很清楚這個說法極為不可靠,如果君主立憲制當真有那麼久的積累,那戊戌變法那會兒早應該成功了才是。即便當時不成功,也不至於到了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清廷才倉促的決定頒佈憲法。所謂的“積累”,最多也只是民間一些君憲人士的積累,這倒的的確確是有幾分根基所在。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沒有點破這一層,反而還裝作受教的樣子,恍然的說道:“聽先生這麼一說,倒也真是有一些道理。不過如今共和已成大勢,別說大總統不會同意,就算大總統同意,只怕許多進步人士也會極力反對。我雖是一介武夫,但對國內情況多少是有一些瞭解,如今的民過大致上是四部分人,這四部分人當中只怕有兩部分一定會持反對意見。”

楊度不動聲色的問道:“小袁公子所言的四部分,不知是哪四部分。”

袁肅表情深沉,不疾不徐的說道:“其一是前清遺老,畢竟封建思想遺毒深重,無論是滿族人還是漢族人,對前清念念不忘者比比皆是,畢竟前清是在我叔父勸逼之下結束,所以這類人定然是有極大的反感情緒;其二就是以南方革命黨為首的一批知識分子、商紳,他們對共和、民主的信仰根深蒂固,眼下已經對北洋政府諸多不滿,更別說一旦北洋政府恢復君憲之後,勢必會引起更激烈的反應。”

楊度一邊聽著袁肅的話,一邊思索著,他沒有急著開口說話,但是心中卻漸漸有了一些另外的想法。

略微停頓了片刻,袁肅隨後又說道:“以上此二者大部分都是受過深厚教育,只不過各有不同罷了,也就是說這些人群是我們中國目前有素質基礎的人群。可偏偏這些人群是絕對會持反對意見。至於另外兩部分人,其三是目前擁護北洋政府的一些統治階層,其中又能細分成擁戴法統和忠心北洋兩部分,前者只是遵守憲法制度,只有後者才是死心塌地捍衛我北洋政權;其四則是占人數最多的廣大普通老百姓,這一部分人數雖然最多,可是卻多是一些沒有文化、信仰和理想的窮苦勞動者,他們是勞動力的代表,卻極其缺乏創造力。”

正文 第66章,帝制進言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4…16 8:30:44 本章字數:5456

其實說到這裡,他相信以楊度的智慧已經可以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這四部分人中掌握著社會財富最多的一些人,大部分是反對北洋政府。就連擁護北洋政府的這群人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見風使舵的投機者。恰恰這些最需要爭取的人,卻是最不容易爭取的人。

所謂廣大普通老百姓佔有極大的人口基數,可歸根結底都是一些沒主見的人群,北洋政府可以讓他們贊成君主立憲制,但後來的政府也完全可以讓他們反對君主立憲制。就連這最大人口基數的人都沒有堅定的立場,貿然的就要改變國體,實在是一件冒險的事。

聽完袁肅的話之後,楊度表情變換了一陣,過了好一會兒之後方才開口說道:“不得不說,小袁公子這番話當真是讓楊某嘆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