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角色能出色地與人交流而毫無緊張。
你的冥想越深入,越細節化(集中精神想想你的經驗感覺或者這個角色的一舉一動),那麼當實際的你處於交流的場景中,你就可以呼叫以往的經驗感覺或者直接呼叫這個角色,這時候的他就是你,你就是他。透過冥想使意念中的角色能實現某些事,那麼你就能在生活中不自覺地模仿這個意念中的角色去行動。(冥想即是象的獲得,在本書後面會提得比較多。)
這和潛意識的運用是一樣的。很多的成功學,例如吸引力法則,都會談到這點,道佛教的冥想同樣也如此。
☆衍例之怎麼去忽悠別人
有時候我們跟別人僵持對峙,為了事情能繼續進行,目的能夠達成,我們可以忽悠別人。
我們經常說,做人要知書達理,通情禮讓。而實際上這句話是有前提的,而幾乎所有傳播者一律沒有考慮這個前提:知書達理,通情禮讓是為了什麼(也就是它們的太極)?(讀者可跳讀太極建模一章中遵守道德與不擇手段)
忽悠別人,除了可以使用理覺思維一章裡面提到的偷換概念,移花接木等方法外,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叫無理取鬧,東拉西扯——儘量談些無關重要的事情,把對方來的目的的資訊分量減少!
比方說,我們是買家,現在來了幾個大漢是供應商派來追貨款的。現在你說什麼道理都是沒有理的,因為你的確是拖延了很長時間還沒給錢別人,現在對方派人來了,你怎麼去面對這個情況呢?
不要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都是很有理由的。你只要在整個談論的話題裡面言不達意,叉開話題,儘可能地扯談,把關於他們追債的資訊慢慢淡化掉,慢慢磨掉,談判才會有點勝算——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你要知道,他們是來你的地盤談判的,地域上他們不佔優勢,其二是錢在你手上,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