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個前提,前提成立必須有一個大前提,大前提成立必須有一個大大前提……因此若要去破解矛盾,必須尋找出這些前提的前提!
這個前提,就是“太極”,與“太極”相關的系列思維則是“太極思維”。我們在太極歸宗一章將會詳細論述。
第五章思維總章
(收集不到)
第六章邏輯思維
(收集不到)
2。3感覺思維
………………………………………………………………………………
警察問:你為什麼肯定入屋的人不是你老公?
A:正門有兩道門,很多年了,老公都是裡面的門反鎖,外面的門不反鎖,而且裡面的門是反鎖一道。而現在是內外門都反鎖,我感覺進入裡面的不是他!
警察:……
………………………………………………………………………………
感覺思維強的人通常會被人認為情緒化,感情化,感性化。其思維的操作方式為類象。就是抓住自然界的某一個現象,克服兩個概念在意義上的差距,把他們聯結起來然後透過其現象,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把與其相關連的其他因素串聯起來。
一般人們認為,一個人感情化是不好的。其實感覺思維在人類的思維中佔據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比如我們做菜,感覺就是菜,理覺就是火候與手藝,做出來的菜好不好就靠這兩者互相配合。正如我們經常聽說的武林人士,這把魔刀(感覺思維),必須要懂得駕馭(理覺思維),才能成為武林高手。
感覺思維我們通常認為是聯想,直覺,感覺,第六感等。其核心在於思維點由一個事物聯絡到另一個事物,或有這個點跳到那一個點的一個過程。而通常我們對此是沒有辦法用現有的“規律”或“公理”去理解去證明的,超越了一維的約束(由潛意識層去思考)。
比如:
“為什麼你會想起這件事?”——“不知道,是突然想起的。”
“為什麼你會懷疑她?”——“不知道,可能是出於辦案多年的直覺。”
這些按照思維跳躍的程度不同,有深淺之分。淺者,為我們可以解釋,則稱為聯想。深者,我們目前的知識能力無法解釋,則稱之為感覺,直覺,第六感。
有朋友說,某某人天生的感覺,直覺,第六感很好。其實(排除基因的考慮)嚴格來說,我們所謂的感覺,直覺,第六感等都是可以培養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得先了解聯想與感覺的補位來源(如上面所述,感覺只是不被人們覺察的聯想)。
○聯想
聯想,就是從一個事物想到另外一個事物。其關聯性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例如,我看到了商場的果汁,我就想到了買杯子。果汁——杯子,其關係性,我們輕易就明白,看到果汁,我就想到喝,要喝需要有杯子,剛好家裡沒有杯,那我就想買。
從洗澡池的池水放水時經常出現的旋渦現象能聯想到地球磁場磁力線的執行方向,從豆角蔓的盤旋上升能聯想到天體的執行方向,從水面上木頭浮,鐵塊沉這個自然現象聯想到浮力運用在造船業,從偶然看到的事物的不連續性聯想到量子,從運動、質量、引力能聯想到時空彎曲,從意識的作用能聯想到宇宙全息,等等,等等,都屬於聯想。
一位出色的偵探能從蛛絲馬跡中聯想到當事者的性格特徵和動機及去向,一位出色的法醫從受害者的傷痕和麵部表情中聯想到罪犯的身體特徵,甚至能聯想到罪犯的長相和穿戴模式,一位出色的中醫根據患者的氣色聯想到五臟六腑的病變,一位出色的相士從一個人的面相聯想到其歷史功過和未來吉凶,一位出色的經濟學家從一個事件中聯想到股市的漲落或一個公司,一個國家今後一段時期內的經濟發展走勢,一位出色服裝設計師能從街頭的流行色和人們腳步的急緩聯想到未來服裝流行的走向……
按聯絡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幾種型別:
對比聯想,相似聯想,相關聯想,因果聯想,推測聯想,假設聯想,引申聯想等等
由聯絡把大腦的資訊勾連起來所組成的系統,則稱為記憶樹,記憶樹和太極演化總圖的形狀和道理是一樣的。記憶樹如圖:
這些聯想可以作為我們尋找記憶樹的干支。從記憶樹中可以找到潛藏在我們大腦中無數的事物和回憶,透過樹狀的系統處理這些事物和回憶可以發揮到無窮無盡,又由於這些事物是本身就在我們每個人腦海中自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