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小說:趙匡胤傳 作者:

了一個寒噤,回到帳中,他身上漸漸發起燒來,頭昏昏沉沉,卻難以入睡。

病中更添愁賬,煩悶轉盛。第二天,高行周茶飯不思,臥病不起了。他傳令由高懷德處理軍務,三日之內不得擅動。

夜裡,高懷德病榻守候,愁容不展。高行周對他說:

“我只是偶感風寒,病情其實無關。只是當前形勢不妙,愁腸難解啊!”

高懷德忙問所以,高行周說:

“漢室潰敗,大勢已去,我父子二人難有回天之力。如不及早脫離,為禍不遠了。”

“那該怎麼辦?”

“我也在兩難之間:我奉命興師,看來剿滅郭威,毫無指望;順大勢降郭威,決無此理.撤兵退走,實為上策,但又落個違命之罪,為臣當忠,為子當孝,我食漢家俸祿,不能盡忠殺賊,偷生避難,難逃不忠二字,恐怕要遺臭青史。百思難解,這就是我的病根。”

懷德道:“爹爹,自古道:‘君不正,臣投外國’,當初一日,岑鼓舍新莽歸漢,秦叔寶離魏投唐,棄暗投明,歸順賢主,也是英雄本色。古來名將,多是如此。如今幼主昏庸,寵信奸邪,殺戮忠良,還想什麼開基良將、汗馬功勞?不滿父親,這幾日糧草不繼,已經難以久持了。我們不如回兵,等父親病好,再從容計議。”

高行周見兒子言出不俗,讚許地點了點頭。高懷德又說道:“像這樣的皇帝,還有什麼值得替他賣命?”

高行周聞言,忽然坐起:“汝能有此見識,我也就放心了,一、二日之內,即刻回兵!”

“那爹爹的身體……”

高行周翻身上床,登上靴子,“踏、踏”幾步,走的沉穩、矯健。

懷德高興地叫了一聲:“好啦?”

原來高行周去意已定,生怕落個“不忠”二字,毀了一世英名,兒子臉上蒙羞,而今看到懷德也豁達明朗,“心病”一去,霍然病已。

“那麼,王皋、劉閔二位監軍如果阻擋,如何處置?”

高行周擺了擺手:“不在話下。”他攬住兒子,悄悄地說了幾句話,只因聲音太低,難得聽見他說的是什麼。只見高懷德迅即走出帳外。

王皋、劉閔睡夢中被高懷德叫起來,他們一起匆匆來到高行周帳內。

高行周臥在床上,燭光搖曳。

“元帥病體如何?”王皋、劉閔趕忙上前問候。

高行周少氣無力地說:“就是要士卒抬上沙場,我也要親眼看到叛臣可悲的下場!而今懷德探知,魏兵打算繞過本帥營盤,人白馬渡口過河偷襲滑州。有勞二位監軍,火速帶兵前往,連夜折去黃河白馬渡口浮橋,在南岸據守,我父子即出兵七里店堵截魏兵,前後夾攻,如此必可大獲全勝。

“元帥保重!”王、劉二人匆匆拜別,點齊本部兵馬,星夜趕往白馬渡去了。

王皋、劉閔出發之後,高行周即下令,連夜造飯、用餐,收拾軍馬器械,不到五鼓,就悄悄拔寨起營,奔往潼關而去。

探子將訊息報告黎陽,郭威將信將疑:怎麼一夜之間,數萬軍馬,就突然消滅了呢?王樸笑道:“不必懷疑,高行周已經離此有幾十裡之遙了。”郭威仍然不敢輕信,就派史彥超率領輕騎三百,進行實地個察。不多時,史彥超即派人回報,高營一片空虛,不見一兵一卒,周圍也無埋伏,高行周確實已退兵而去了。

郭威不禁點頭歎服,他對王樸說:

“先生料事如神,我早已神領心服,這次判的如此之準,我卻怎麼也不敢相信,而高行周行動之速,數萬軍馬,倏忽之間,就無了蹤影,真是出如脫免,我郭某實在不及也!”

王樸道:“高行周遠逃避難,是見相而作,足見其謀略之才,高人一籌。”

排除了最大的障礙,郭威喜不自勝,信心倍增,當即下令:大隊離開黎陽,直進黃河北岸。先鋒史彥超迎入帳中,稟報王皋、劉閔已拆除了浮橋,在南岸把守,魏兵難以前進。郭威親自察看了地形,與史彥超請將進營議事。

郭威命史彥超:“如今隆冬剛過,河水乾涸,你可領一萬人馬,秘密到上游水淺處偷渡過河,繞到滑州以南,從背後掩殺守河漢兵,斷其歸路。”史彥超領兵去了。

郭威又喚過王峻吩咐:領兵一萬,從白馬流正面佯作強渡之勢,引誘敵軍主力守河。

又命郭崇威領兵一萬.在下游裝起浮橋,趁機過河。自己則引主力,隨後接應。

分派已定,各自按計行事。

這邊王峻按照計劃,領一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