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和傷痛結合,你才不再執著痛,痛便會消失。
第24節:傷痛(2)
痛苦是真的,恐懼是真的,危機是真的,慾望是真的,無助是真的,不被理解是真的,他令你受苦是真的,你自作自受是真的……但這一切的理由卻是假的。
受害者最大的傷口不是被傷害,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角色,寧願浸淫在痛苦和自憐的心理惰性中,被負面思想侵佔理智和心胸。
我們表面追求甜蜜的愛,潛意識卻錯認愛情應該很痛苦,追求戲劇性的激情。可我告訴你,你若經歷過深刻的愛,你會明白戲只是戲,寧願愛在平實中,靜靜地呼吸。
是我們愛得太浮淺,才妄求翻高浪,自制愛情災劫,正因為你跟愛分裂了,要靠災難重逢愛。
人最大的心結,是隻看到別人的錯,認同自己是受害者,不幸的可憐人,卻看不透,受害者往往是自害的,借別人的存在加害自己,胡思亂想,活壞關係,不知所謂。
面對感情錯失的困局時,我們往往只把問題想到最差勁,令事情變得複雜,令自己變成最不幸的受害者,製造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的現實,然後把怨恨歸於對方,這是自憐的陷阱,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愈是傷害自己的,愈能偷走自己的心,令自己墮落,變成受害者。這是女人在感情上難以承擔卻死命投下去的孽海。
大部分人的困惑和痛苦都是沒有覺知,看不清自己,摸不透別人,以致迷亂不安。
迷戀過往的傷口是心癮,也是慣性的病態,不要認同受傷的那個舊自己,你每天都應該更新心情、想法,讓身心靈新陳代謝。
別借傷害自己的人事折磨自己,製造創傷記憶,認定自己是受命運詛咒的人,永遠被遺棄,最後也遺棄自己,自我放棄。
回憶是個大籠牢,鎖住自由,把思想推至死衚衕。
記憶最怕壓抑,最需要被釋放。
愛是多麼狡猾,當下難看清楚。過去了,變成回憶時候,又忽然變得很清楚,起碼清楚地患得患失,或者清晰地糊塗。還執著逝去的,虛弱的關係,不敢記起,未能忘記,未語淚先下。回憶總是太沉重。
處理負面記憶,不在忘記或抗拒,而在正面地接受。讓它來去自由,不作干預,觀照它,讓它自動消失。
第25節:傷痛(3)
我們中了活在過去的毒,潛意識裡歡迎痛苦,奇怪地往往是因為當下活得很幸福,焦慮一切只是假象。好個恐懼幸福的痛症。
人為何特別喜歡傷口,老是執著舊傷痛呢?原來人都害怕孤獨,經常希望證實自己的存在價值,吸引別人的關注,覺得平平淡淡地活著不算有生命意義,期望發生特別難忘的印記,讓平凡的自己看來獨特一點,添一點重量。
因為傷口有疤痕,能時刻讓你看見,提醒你曾經滄海,飽歷風霜,替人生刻上深度。於是,你捨不得治癒傷口。
感情創傷方便你去製造一個非凡的身份認同,就是那種〃我經歷過你未經歷過的痛,所以你不明白我〃。表面上,我們都希望別人瞭解自己,可是潛意識裡其實大部分人都不希望太被瞭解,被看穿後便沒戲了。
我們花很長很長的時間助長一個超級自我,不自覺地緊握最細微最細微的執著。
痛苦不可怕,那只是一種情緒反應而已,可怕的是死執過去的痛苦長不大,被掏空信念後無路可走的情感絕境和傷殘。
沒有天生苦命的桃花劫,性格決定命運倒是七分真,剩下三分留給執著。
一切痛苦都是自我中心、自我執著的結果。
你希望全世界遷就你,否則就是所有人的錯,卻不曾考慮自己是否也有問題。最後雙方都活在痛苦中,你不是你,他不是他。
人太軟弱了,無法管好自己內在的分裂,自傷傷人。
人孤單和痛苦,是因為受傷害或被否定時無奈地發現自己的脆弱,無法借改變別人令自己釋懷。
成長是充滿傷害的過程,固然有太多負面的外在因素,但歸根究底,我們原來太脆弱,經不起風浪,失去抵禦傷害的免疫力。
當你不知道自己的心想怎樣,或者對別人有諸多要求時,這正是你精力或能量下調,或者是思想上、心態上的欠缺,覺得需要補充能量的時候。在你不自知而要求別人時,便會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期待人家給你一個你希望看到的反應,慰藉自己。可是,當別人滿足不了你,缺失沒有得到修補時,痛苦便會出現。
人因為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