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1 / 4)

小說:莊子傳 作者:攝氏0度

他就這樣馳騁著,一直到午時才回到宮中。侍衛們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以為公子走失了,一見他回來,才鬆了一口氣。

公子牟吃過午飯,又展開莊子的七篇文章欣賞。一位門客通報:

“趙平原君門客公孫龍求見。”

“公孫龍?就是那個說白馬不是馬的公孫龍嗎?”

“正是。”

“讓他進來吧!”

公孫龍,年方二十多歲,卻已在天下學林中出名了。因為他憑著自己的詭辯,論證了“白馬非馬”的命題。公孫龍與公子牟施禮之後,見公子牟的几案上展著絹帛,便問道:

“公子所讀何書?”

“莊子之書。”

公孫龍道:“說來真巧,我也正在研讀莊子的那七篇文章。但是,說實話,我實在讀不懂——我公孫龍還從來沒見過讀不懂的文章哩!

“我從小學習了先王之道,長大之後明白了仁義之行。何況,我還能合同異、離堅白:將對的說成錯的,將好的說成壞的,將白的說成黑的,將無的說成有的。

“我遇到過不少的學者,但是,沒有誰能說服我。我認為,我是天下最偉大的學者。當然,在您面前不敢。

“可是,在莊子的那些文章面前,我卻說不出一句話。不知是我的智慧低下呢?還是辯才有限?公子,您既然正在讀莊子的文章,您能說說這是為什麼嗎?”

公子牟坐於几案之前,仰天大笑,說:

“你難道沒有見過淺井之中的蝦蟆嗎?蝦蟆對東海之中的大鱉說:

‘我真快樂!我出來,在井欄杆上跳躍著遊玩,回去,在破磚縫中休息。游到水中,井水浮起我的兩腋,託著我的兩腮。跳到泥中,只能淹沒我的腳背。回頭看看井中的赤蟲、螃蟹、蝌蚪,都沒有我這樣的快樂。我獨佔一井,稱王稱霸,真是天下最大的快樂!

先生,您何不到我的井中一遊呢?’

“東海之鱉聽完蝦蟆的話,想去一試。它的左腳還沒有伸進井去,右腿已經絆住了。於是,他從容而退,對蝦蟆說:

‘我來告訴你大海吧!千里之遠,無法形容它的大;萬仞之高,難以形容它的深。禹的時代,十年有九年是水災,可大海不見增多,湯的時代,八年有七年是旱災,可海岸也不淺露。不因為時間的長短而有所改變,不因為雨水的增減有所改變,這是大海的快樂。’

“淺井之蝦蟆聽後,茫然自失,閒口不言了。”

不知不覺,公子牟也學會了莊子編寓言的本領。公孫龍聽後,說:

“我可不是淺井之蝦蟆,莊子之文章,也不是大海啊!”

公子牟繼續說:

“你的智慧只限於是非之辯,而不瞭解是非也有個盡頭,你怎麼能讀懂莊子的文章呢?這就象蚊子要背起大山,螞蟻要渡過大河一樣,是不可能的!

“莊子之文章,是極妙的文章,就象大海那樣深遠不測;而你的智慧卻如一曲之辯士,只知眼前的名聲與利益。你不象那淺井之蝦蟆,還象什麼?

“莊子的精神,下入黃泉而上登蒼天,不知東西,不辨南北,四面通達而毫無阻礙。無拘無束,入於不測之地,逍遙無為,出乎玄冥之境。

“而你,卻用肉眼來觀看它,用辯論來分析它,難道不象用一根小管來窺視無邊無際的蒼天嗎?難道不象用錐子來測量廣闊無窮的大地嗎?

“你走開吧!公孫龍先生。

“你難道沒有聽說壽陵的少年到邯鄲去學習走路的故事嗎?不但沒有學到邯鄲人走路的樣子,反而忘掉了自己以前走路的樣子,沒辦法,只得爬著回家。

“你若再與我討論莊子之文章,不僅無法瞭解它的深妙,反而會忘記你所學的辯者之業,你難道不怕失去了辯才嗎?”

公孫龍聽後,又驚又怕。這位一向自稱為天下第一辯才的公孫龍,竟然張著嘴巴合攏不到一起,翹著舌頭收不回去,就象個吊死鬼一樣灰溜溜地逃走了。

從此之後,公孫龍再也不敢向人提起莊子和莊子的文章了。

近幾個月來,魏牟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吟誦一段莊子的文章。這天早晨,他睜開眼睛,從床頭拿起《齊物論》,吟道: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毛嬙、麗姬這樣的美女,人見了都說她們漂亮,願意與之親近。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