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好地處理擔憂情緒,才能不擔憂。
·我很自豪自己能越來越平靜。
·學會控制憂慮不錯。
·我要特意改變自己的感受。
平衡思考的關鍵是要勤練習。一發現腦子裡出現消極思想,就要嘗試阻止,代之以更積極現實的想法。
進入憂慮的情境之前,先想象會用到哪些處理技巧(如放鬆練習),你會去怎樣回應消極思想。良好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
不同的思維方式
檢查思想是否有效同樣重要。我們經常覺得自己是在理智地看問題,其實不然。我們傾向於假設自己的思想是理性的,是正確的。也許大多數是,但其實很多思想是帶有偏見的。這種帶有偏見的思想當然會對情感產生巨大的影響。
練習16
辨認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看下面一些失真的思考方式,記下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方式。如果發現自己與大多數方式吻合,也不要震驚(要做到誠實,大多數人都有同樣的經歷)。
失真的思維方式
過濾型
誇大情境中的消極細節,過濾掉事情的積極性。例如,在一次宴會上,你的裙子上弄
到酒漬,整個晚會你都在想這件事。宴會的喜悅氣氛,大家在開心地享受這個夜晚,這些你都沒有注意到。
極端思考
第22節:理智思考(5)
判定事情不是黑就是白,非好即壞。“我要不就很完美,要不然就一無是處。”一切都不
存在中間地帶。例如,一次考試當中你沒得到A,而只得了B,你因自己的“愚蠢”而沮喪,但其實得了B也應該感到高興。
過於籠統型
透過某一件事或一個小的細節就亂下結論,以偏概全。發生過一件壞事就斷定壞事會一直出現。因為偶然的一次車禍就決定從此不開車,在你看來車子就是危險物,只要一開車就會出事故。
思想閱讀
總在腦子裡“瞭解”別人在想什麼,猜測別人的行為,但是不說出來。我們尤其喜歡
猜別人是怎麼想自己的。你是不是經常聽到有人說“我覺得他們肯定在想我…(如很笨啊、無聊、一點魅力都沒有、完全不著調等)。”?相信我,你要是真能讀懂別人的思想,你就應該去智力服務中心應聘。那裡的人可能對你比較感興趣。
災難型
總在“期待”災難。當發現或聽到問題的時候,就開始想“很多如果的事”,“悲劇
會不會真的發生?“,“要是發生在我身上怎麼辦?”。通常大家都會有這種想法,誇大事情的“恐懼性”。我們不僅要擔心一場不可能的悲劇,還要操心一旦發生了會無法承受。
個人化
這種人覺得所有的事情多多少少跟自己有關,還愛跟別人比較,非得比出個誰聰明,誰
漂亮。自己最近去看了一場麥當娜的演唱會,要是有人說他不是麥當那的粉絲,你就會覺得他是在批評你對音樂的品位(但其實別人只是在表達一種個人的喜好)。
控制幻想型
外在條件受到限制就覺得自己無能,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命運的罪人,這是一種控制型幻想,幻想對身邊每個人的幸福和痛苦都有責任,容易出現要麼“都是我的錯”,要麼就是“都不是我的錯”。
公平幻想型
我們覺得公平的事情,別人卻不認同,因此產生怨恨。這就是嚴格思維的表現…………“我
是正確的,你為什麼不贊同?”
責備型
認為別人應該對我們的痛苦負責,碰到任何問題都自我責備,這是“罪犯”精神,總覺
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負責,什麼也做不了。
“應該”型
這種人有一張長長的清單,上面列滿了“鐵規則”,要求自己和別人該怎麼做。誰要是違反了這些規則就會惹怒他們,自己違反了則會覺得慚愧。當別人的行為跟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相左,我們就會感覺到不安。當別人沒有按照我們的原則去生存,我們甚至會跟他們吵架或斷交。
情感推理型
覺得自己的感覺一定是正確的。我們覺得某事愚蠢或無聊,這件事情就一定不對或沒勁。這種人不會去核實事實,只會任憑自己的情感來做決定。
改變幻想型
期待透過施壓或是勸誘來改變他人,讓別人來適應自己。一旦覺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