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之後再想辦法補救。
不能不承認,他們的這種保守的教育理念有其合理性。我們的社會就目前的狀況看,也沒有完全顛覆他們這種教育理念。雖然有不少北大畢業生成為“廢物”,也有哈佛畢業生成為“海待”,但是,這些人總不至於成為被人追逐的擺地攤的“小販”吧,他們固然在各個崗位上是螺絲釘一樣的人物,難以成為傑出人才,難以獲得諾貝爾獎,也沒有什麼創造性可言,可他們畢竟都能獲得相對體面一些的工作,混口飯吃,或者有朝一日成為中產階層也是完全可能的。
可是,對於國家而言,這樣的景況是可悲的。如果國家的精英人才都去爭著做螺絲釘了,都去做公司的白領了,那誰來搞發明,誰來搞創造,誰來創業,誰來向諾貝爾衝擊,誰來讓中國足球崛起?可是,目前國家和社會的需要與家庭的需要是脫節的,儘管國家大張旗鼓地鼓勵素質教育,鼓勵研究性學習,但家長們卻依然故我,毫不動搖地堅持著應試教育的思路。而家長們是學校的財神,學校也不敢怠慢,“轟轟烈烈搞素質教育,踏踏實實搞應試教育”,這種怪異現象的產生,本質上就是國家與家庭之間需要的錯位。
如何才能讓家長們從博弈中退出來,專心從事素質教育以及慧商和魅商的教育呢?我想從全域性來看,這是個難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