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這16年的時光僅僅消磨在一個名校的光環或者大學的文憑上,這樣的投資可謂極大的失敗。

16年,只要教育得法,不管在什麼樣的學校就讀,我們都應該能夠收穫一個四商俱佳的高素質人才。

後記:試卷考不到的,社會一定會考到

應試教育弊端多多,為什麼家長們還是趨之若鶩,老師們還是趨之若鶩呢?因為這裡面有一種博弈的心理在作怪。我的孩子去搞素質教育去了,去搞研究性學習去了,去發揮自己的興趣特長去了,但是別的孩子不這樣啊。他們還是應試教育那一套,他們還在緊密圍繞高考做各種準備。那麼,我的孩子是不是在考大學方面就吃虧了呢?現在有一句話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充分說明了家長和老師們的這種博弈心理。

其實,只要有考試的地方就有中國學生在博弈。就拿GRE考試來說吧,這個考試是考取留美獎學金必須要參加的考試。很多美國學生對這個考試是不重視的,比如過去2400分的滿分,他們一般也就考到1800分左右。可是中國考生呢?頭懸樑,錐刺骨,一般能考到2000分以上,有的人還能考到2200分以上。

為什麼中國考生不能像外國考生那樣滿足於1800分呢?因為你考1800分,別人比你努力,會考到2000分以上,人家就在競爭中佔據優勢了。所以,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大家都在這方面玩命,結果中國學生的平均成績要高出美國學生很多。這種博弈的結果受到損害的是全體學生,在這場博弈中,沒有勝利者,因為大家都付出了本不應該付出的代價。

高考也是如此,大家都不敢鬆勁,怕一鬆勁就在起跑線、中途跑甚至最後衝刺階段輸給對手。這是一種很可悲的現象。只要教育資源仍處在稀缺狀態,這樣的博弈似乎就會永遠進行下去。但是,這種博弈繼續進行下去對我們的國家損害是巨大的,因為前面提到,在這場博弈中,每個人都是失敗者,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對於單個的學生而言,則毀掉了寶貴的青春,甚至童年。對於那些衝出重圍的高考成功者而言,成功也僅是暫時和相對的。等他們進入社會之後,又會為學生時代的急功近利的博弈經歷付出代價,因為試卷考不到的,社會一定會考到。我相信,急功近利的學習者總有一天會受到社會的懲罰。魅商、慧商等素質固然無法在高考的考卷中考查出來,但是,到了社會這個人生的考場上,一個人擁有慧商和魅商的程度卻很容易考查出來。因為社會上的大部分創造性工作崗位都需要這兩種素質。很多大學生在工作崗位上毫無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可言,根本發揮不出一個大學生應有的作用。而他們又無獨自創業的抱負和能力,所以他們只能甘於做螺絲釘的工作,我們看到,很多碩士生做起了資料員的工作,有人說這是人才浪費,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這些碩士生除了資料員工作之外可能別無所長。

而對於那些高考中失敗的學生而言呢?高考其實並不意味著毀掉他們的生活。關鍵是很多家長從信心上把孩子毀滅了。他們忘記了,高考失敗僅僅意味著孩子在智商和情商方面的綜合較量上打了敗仗,但決定一個人成敗與否的是慧商和魅商。他們不給孩子機會,也不知道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慧商和魅商,只有任孩子自生自滅地在社會底層掙扎。

有的老師和家長認為,只有徹底改革高考制度,才能改變這種無盡無休的博弈。但是,我在前文已經提到,高考制度大的改革目前絕對不可能,目前只能完善,因為它現在是尚能適合中國國情的最不壞的制度。如果把美國的高考制度引入中國,則是完全不合時宜,會引發更大的社會問題。所以,目前不管我們發現了高考制度存在著多少弊端,也只能認可高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空發牢騷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徹底改革高考制度不可能,那麼,有沒有可能從我們自身入手進行改革呢?也就是說,我們自己主動退出這種博弈,專心培養孩子的素質和才能呢?

恐怕很多家長對這樣的想法會猶豫不決,畢竟,考試是摸得著、看得到的利益,是能很快看到成果的,而培養素質、搞研究卻沒有現成的教科書來參考,成果也不好判斷。就像劉亦婷的家長所言,他們不喜歡“碰運氣”,也不喜歡“買彩票”。他們寧可求穩要一個平常一點的孩子,也不想劍走偏鋒,讓孩子冒險去做把握不大的事情。那樣,可能會讓自己的孩子將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落得個“打藝術雜”的下場。即便很多教育知識非常豐富的家長,也抱有這樣的想法,高考是個門檻,先把這個門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