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2 / 4)

的《四庫全書》雖然部頭很大,但,許多書都按照統治者的意志進行了刪改,而且,在修書的同時,對不合清朝意願的圖書嚴厲禁燬,被禁燬的圖書幾乎與收入《四庫》的一樣多。所以,一直被歌頌的乾隆修書不啻一場文化浩劫。《永樂大典》,在嘉靖、隆慶年間曾摩錄副本一部,正本毀於明亡之時,副本到清乾隆年間只存九千多冊,其後又有不少被儒臣們私自拿走。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燒的燒,搶的搶,至今全世界僅存數百冊。)

高祖在時,國勢初上。

彼時,蒙古舊部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

及至永樂朝,帝,特遣鄭和往使西洋,“奉天命天君主天下”,旨在要海外諸國來貢,並宣國威,向外示富。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帝,遣中官(即宦官)鄭和、王景弘帶兵出使西洋。

共二百四十多艘海船,船上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自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劉家河港編隊,集結出海。駛向(福建)長樂縣太平港駐泊,等候東北季風到來。

其中,鄭和所率船隊,自閩江口五虎門出洋遠航,順風南下,經南中國海域,首抵占城(今越南歸仁),再至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滿刺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 、舊港、阿魯、蘇門答刺、南巫裡(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蘇門答臘島上)。從南巫裡進入印度洋到達錫蘭山(今斯里蘭卡),然後至小葛蘭(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欽)、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鄭和,在古裡立碑為紀念,碑文曰“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皓同風,刻石於茲,永昭萬世。”(此乃,鄭和在國外所立的最早的一塊碑。)

船隊,始抵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之時,彼時,該國的東、西二王征戰正熾。該國,為南洋要衝,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之軍攻克。鄭和之船隊,上岸初至集市,西王的部下誤以為是東王的援軍,共計一百七十人,俱被西王麻喏八歇王之部誤殺。西王十分畏懼,派使者遠赴朝廷謝罪,欲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帝,退其贖金,還歸使者。自此,兩國再無侵犯。

永樂四年,帝,詔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宮殿。

永樂五年,七月,皇后徐氏死。是年,九月初二,鄭和出使還。

鄭和之船隊,以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編成,系當時世界上實力最為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李約瑟博士曾稱:“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其隨行人數,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共四次。每次,均在二萬七千人以上。約明朝軍隊的五個衛(每個衛五千至五千五百,主要來自沿海衛所。而當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不過九十至二六十五人之間。)

其船隊編制,分別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即是現在的艦艇部隊),為基本單位戰船,分別組成編隊,稱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則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在其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型別的船舶。其一為“寶船”。其二為“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其三為“糧船”,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其四為“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其五為“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

(據《明史》中“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三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世界史上彼時最大的海船)。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數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僅一艘船,即可容納有千人。《明史》中“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以海道針經(即現在的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導航,透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運用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簿記載,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時,羅盤的誤差,已不超過現代的2。5度,在當時,已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

(《鄭和航海圖》,得以傳世,全賴明晚期作者茅元儀收錄於《武備志》中。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志》時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二十頁,共四十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