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4 / 4)

掩人耳目,自宮外一年一年送入那麼多美貌女子,填充掖庭。但,從未見一人得孕。太醫院不敢言,“侍寢”過的嬪妃,更不敢言。事關天家隱秘,誰敢妄自議論?除非是爾自家不想再要這顆腦袋。

雖說,世上難有不透風的牆,卻沒成想,如此不堪的隱疾,竟然被這些不怕死的作死之人,大白於天下。

心之殤,身之殤。

第七章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永樂元年,元月初十。一部《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頒行天下。此部經書的序言,正是少時曾以“女諸生”之譽,名冠京師的徐皇后所撰。

此乃天子新立之後的第一個新年,可謂新年,新朝,新氣象,永珍更新。

徐氏,在序言中寫道:“洪武三十一年(即高祖朱元璋去世那一年)的正月初一,自己正在焚香讀經的時候,身邊忽有紫氣金光瀰漫,恍若夢境,隨後便看見觀世音菩薩徐徐走來,親口告訴她說,國中將要發生大難,特來為她消災接引,並贈此功德經一部。觀音臨別之際還口吐綸音道:‘鳳冠,不久於爾。’”

此部經書始出,連同它的序言,立即得到了天子的高度重視,不但頒行天下,並且迅速入藏,被列為佛經之一。

天下僧尼,並善男信女,無不口誦心念,為天子應得帝位,所謂“君權,乃天授”,大造聲勢。

(注:此經直到清乾隆三十年以後,才正式被提出為“偽經”,從而排除在佛經典藏之外。)

帝,即位之初,為立威除患,曾對建文帝舊臣大行非刑。

皇后徐氏屢屢諫曰:“南北每年戰鬥,兵民疲敝,宜與休息。”又言:“當世賢才皆高皇帝所遺,陛下不宜以新舊間。” “帝堯施仁自親始。”帝,輒嘉納焉。

初,徐氏之弟增壽,常以國情密輸於燕王,為允炆所誅。至是,天子欲贈爵,徐氏力言不可。帝不聽,竟封定國公,命其子景昌襲,乃以告後(徐皇后)。後曰:“非妾志也。”終弗謝。

永樂元年,二月。惠妃王氏所出之皇三子歿,帝,悲慟不已。

永樂二年,六月。寧妃趙氏病亡。惠妃王氏,因膝下空虛,遂,向帝密求,欲納趙氏所出之四皇子高燧。帝,不許。

是年,皇后徐氏,憐其年幼失詁,請於帝。遂,教養於中宮。

一日,問:“陛下誰與圖治者?”帝曰:“六卿理政務,翰林職論思。”(即內閣,始建於永樂朝。此一政體,影響至後世,遍及海外)

後(徐皇后),因請悉召見其命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