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智慧世界開端
我們這個星球積累的技術,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只是各個團體因為自己的利益,都藏著掖著,無法共享。很多理論研究,已經足夠我們跑出太陽系。這一百年來大師級人物頻出,已經將人類的想象力推向了極致。
民用科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成本、安全性、便利性、使用習慣、既得利益集團干擾等等,所以不是先進就可以得到廣泛應用。
李莊這段時間一直在上班,很少出去,只是有些奇 怪{炫;書;網為什麼沒有停電,大功率柴油發電機組的轟鳴聲也沒聽到。
國內電力問題一直很嚴重,威森科技園區因為是重點單位,極少停電,但考慮到安全和精密儀器裝置的執行問題,公司還是購買了大型的柴油發電機組,並設計建造了一個柴油過濾機,來提升油品質量,供給大功率發電機組使用。原來的小電磁過濾裝置,只是一個沒辦法的過渡措施。
午餐時,李莊是去公司食堂吃的,碰到了何修文,他正跟新能源實驗室一堆人在聊天。各個實驗室自己也有小餐廳,不過大家還是喜 歡'炫。書。網'到公司的大食堂吃飯。原因很簡單,可以選擇的菜品多,加上熱鬧。
他想起前一段時間的疑問,便問起何修文燃料電池方面的進展情況。
何修文一臉的無語,把旁邊的燃料電池專案組的組長叫過來,讓他跟李莊報告一下。
“李總,很高興見到您。”
專案組組長有些恭敬地問候著,他是李莊閉關之後才加入的。作為威森科技的創立者,每個新加入的員工還是知道李莊的大名,只是從沒見過,據說是一直在實驗室潛心研究什麼。
“你好,我也很高興你的加入,麻煩你跟我說下進展情況,”李莊對人才一直很客氣。
組長同志把這幾年的發展一一道來。
公司創立時,新能源實驗室的研究員不多,可研究的專案很多,無奈之下只好主攻電動汽車方向。李莊不怎麼了解電池科技,但何修文是專家,他對整個電池領域都有一些研究,只是最擅長鋰電而已。
燃料電池雖然用在汽車上問題多多,但用在工業級發電領域還是非 常(炫…書…網)有前途的。發電效率比電廠發電還高,就是投資大,入電網問題很多,發電量不夠多,管理量卻不小。變頻問題和價格管理都不簡單,前者技術要求高,後者利益問題嚴重。
新能源實驗室一直在招收對燃料電池有研究的員工,只是國內這方面的水平不夠高。張凱便發動實驗室員工,到國外尋找了一批,連山本也從日本拉了幾個朋友過來。專案組組長倒是國人,從科學院出來的傑出人物,跟吳WG一樣,也是少有的雙博士。
燃料電池專案組主推的就是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現有能源轉化效率65%左右,是一個超級大塊頭。電站就建在工業區邊緣,由實驗室和工業區的老闆們共同出資,市政府那邊也撥了款。
這個專案市政府的態度是很關鍵的,相關部門因此與電網結了怨,後來的聚光太陽能電池的糾紛只是個導火索。先把民用電拿掉,再把工業電也拿掉,甚至連政府大樓的供電也不支援,這讓電網在K城的負責人一怒之下做了比較激烈的行動,當然是上層支援的結果。
這個大型電站主要用煤氣和天然氣做燃料,有時候也用氫氣。制氫儲氫專案組在K城附近一座小山建立了大型的聚光太陽能裝置來進行研究,製出的氫氣則儲存起來,工業區電站公司看上了他們研究的副產品,買過來發電。
輸配電專案組也為這個工程研發了堪稱完美正弦波的直流交流逆變器,保證工廠裝置的穩定性。
燃料電池專案組負責人還要滔滔不絕,在他的李總面前顯擺一下其他方面的成績,被何修文打斷了。他知道李莊的時間很緊張,能聽這麼長時間主要是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
李莊很高興,連帶著上課時情緒也好了很多,學生們都有些詫異他的談笑風生。
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後,一直在研發緊湊型十萬人工神經元整合的智腦。這麼簡單的東西對李莊來說並不難,就算對當年的IBM也不難,IBM人工智慧實驗室為花旗國空軍研發的智慧飛行系統已經應用了十多年。
市面上第一款十萬級智腦就是IBM推出的,這是該公司人工智慧專案組升級為實驗室後第一款正式的作品,做工和穩定性與以往的產品一樣出色,耗能很低。不過大家都知道這只是IBM招攬人才和向世人顯示“我還很強大”的無奈招數而已。
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