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小說:土家血魂碑 作者:蝴蝶的出走

晃動。我們走近一看,發現那陰河拐了個180度的急彎,爬完上坡,再經過一個坳口,不再往上流,而是向下流到一個黑沉沉的天坑中去了。

陰河拐彎處留下一塊堆滿黑色卵石的淺灘。我們走上淺灘,發現地勢平穩,並無上坡下坎的感覺,才明白已經走出那段“水往上流”的怪坡。花兒站在淺灘上,衝著寄爺的揹簍汪汪狂叫。寄爺把我的東西還給我,哈著氣,再次下到陰河中,撈起柴揹簍,弓身到河中一陣亂摸,驚喜交加,“哈哈,老子的東西果然被衝到這裡了!”——這老傢伙真是……

直到此時,我除了知道他帶了一塊新鮮豬肉、一把斧頭、一些苞谷粑以及一壺酒之外,根本不曉得他的揹簍裡還有什麼其它東西。對他那副欣喜若狂的神情,我很不以為然。

滿鳥鳥對那怪坡很感興趣,趁稍鬆口氣的間歇,退回怪坡回走一段,返身回來說:“格老子的,安樂洞雖然兇險,倒沒想到有恁個神奇的地方。——要是開發出來就好了!”心裡的鬼板眼昭然若揭。

寄爺撿回自己的東西,走到陰河轉折處探頭探腦看了一回,回來對我們說:“那個天坑象刀砍斧剁一般,滑不溜秋,根本不可能下去,看來我們又走上絕路了。”

此時,我的力氣雖然沒有完全恢復,倒也能夠正常站立了。我拿著手電,打量周圍的環境,不經意發現靠近淺灘的巖壁上,似乎有一個簸箕大小的巖孔。巖壁雖然陡峭,卻有很多凸出來的石頭,看情形,可以藉助它們順利爬進那個巖孔,只是不曉得裡面有沒有出路。

“鳥鳥,你上去看看。”我指著那個巖孔說。

滿鳥鳥答應一聲,接過手電,攀著巖壁上的石頭,噌噌幾下,敏捷地爬進那個巖孔,手電亂晃幾下之後,他轉身扔下棕繩,興奮地喊道:“上來上來,媽那個巴子,裡面好寬喲!”

我聽了大喜,急忙將花兒背在背上,招呼寄爺和覃瓶兒拉著棕繩,爬進巖孔,打眼一望——我的老伯伯!裡面豈止是寬,簡直就是一望無垠的沙漠!

我興奮地跳進洞中,抓起地上的沙子一看,發現那根本不是石沙,而是乾燥的黃褐色泥土。寄爺放下揹簍,搶過竹燈,迅速向前奔去。花兒汪汪叫著,跟在寄爺的後邊。我正暗自納悶,就聽見寄爺在前方大聲叫道:“硝洞!硝洞!!這是硝洞!!!”叫聲在巨大的洞廳中顯得空曠而悠遠。

硝洞?我們進了硝洞?這才真是百分之百的通黃鱔來水蛇——算路不跟算路來。我們想進硝洞時,因為天梯斷裂不得而入,我們想從陰陽樹那裡出去,卻陰差陽錯來到留有土家人足跡的硝洞……莫非,真是冥冥中自有天定?

我們加快腳步,跑到寄爺身邊,目之所及,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憾住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用黃色泥土夯成的巨大圓柱,根據目測的結果,那泥柱的直徑至少在十米以上,高約三到四米。泥柱周圍,環繞著幾堆較為規則的夯土堆,依稀能看見夯土堆上鑿有供人上下的幾步梯子。夯土堆最高處離泥柱頂還差兩尺左右。也許因為年代久遠,泥柱與周圍的夯土堆相當多的地方已經垮塌,黃褐色泥塊東一堆西一堆散落在附近。因為洞中空曠,竹燈的光照有限,我們看見的也只是泥柱和夯土梯的大致輪廓。

“寄爺,這泥柱用來幹什麼的?”

“麼子泥柱喲,它是個泥桶,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硝池’。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桶裡肯定還有硝土。走,我們到夯土堆上面去看看。”寄爺聲音顯得很激動,高舉著竹燈,當先走上其中一個夯土堆。我們三人緊隨其後,踩著殘缺的泥梯,爬到寄爺身邊。

藉著飄飄忽忽的竹燈光,果然看見泥柱是中空的,成圓桶形,中間殘留著一大堆翻七倒八的乾硬的灰白色泥土。

“是硝池沒錯。”寄爺說著,看見硝池外壁邊緣胡亂插著幾根手臂粗細象碳頭一樣的東西,嘗試著用竹燈一點,那東西竟然呼啦啦燃燒起來。從隱隱飄進鼻端的氣味分析,我發現那些東西竟然是用油樅做的火把。這個東西在沒有電燈的年代,除煤油燈之外,是當地人最主要的照明或引火材料。

寄爺將其它幾根油樅火把一一點燃,空間能見度大增。我們又發現離硝池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只能見到輪廓的七眼土灶,大量鐵鍋碎片散落在土灶上及灶前的泥土中。

“老班子說得沒錯,”寄爺不等我們詢問,自顧自講起來,“這硝池和土灶確實是熬硝的器具。地上的黃沙其實是硝土,鹽鹼濃度很高。先人們將硝土倒進硝池,再將水倒進去,經過充分攪拌,然後過濾,最終流出來的黃褐色液體就是硝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