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無數滾木檑石如冰雹般砸下,唐軍在隘道上卻沒有周轉餘地,死傷枕藉,遭到重創。
哥舒翰眼見大勢不好,急令氈車在前面開路。
叛軍早有後手,把數十輛點燃的草車推下山谷,很快烈焰熏天。
唐軍看不清目標,只知道胡亂放箭。直到日落時分,弩箭用盡,才發現沒傷到敵人分毫。
此時,叛軍統帥崔乾祐,命令精銳騎兵從唐軍背後殺出,前後夾擊。唐軍根本發揮不了人多的威力,亂作一團,潰散逃命。掉進黃河淹死的,就有幾萬人,絕望的號叫聲驚天動地。
黃河邊的唐軍,爭相擠上運糧船。由於超載,幾百艘運糧船最後都沉入了黃河河底。
剩餘的唐軍把軍械捆綁在一起,以槍當槳,划向黃河對岸,最終上岸計程車兵僅有十分之一二。
在潼關城外,挖有三條塹壕,均寬二丈,深一丈。
逃回的唐軍墜落其中,很快就填滿深溝。後面的人踏著他們的身體,才跑回潼關。哥舒翰清點人數,二十萬大軍,只剩下八千人。
第四卷:縱橫天界(完結篇)第六百一十章 五雲鎖仙屏
叛軍潛鋒蓄銳,引誘唐軍棄險出戰,決戰之際,又假裝不敵,引誘唐軍進入埋伏圈,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敗。他常勝將軍的聲名,也因此而付諸東流。
詩人杜甫在他的《潼關吏》中感慨:“謹囑關防將,慎勿學哥舒”。
哥舒翰收拾殘兵敗將,重新守住關口,想繼續與敵人周旋。
叛軍稍事休整,就向唐軍直撲過來。
哥舒翰提拔起來的蕃將火撥歸仁等人,眼見大勢已去,便打定主意,劫持了哥舒翰,將哥舒翰的雙腳綁在馬腹上,連同其他不肯投降的將領,一起押往東去。
這時,叛軍將領田乾真趕到。火拔歸仁就投降了他,幾十名唐軍將領被送往洛陽。潼關失陷了,長安岌岌可危。
安祿山見到哥舒翰後,得意洋洋的道:“你過去一直看不起我,現在怎麼樣!”
哥舒翰此時卻完全沒有了英雄膽色,居然跪在安祿山面前,伏地謝罪:“肉眼不識陛下,以至於此。陛下是撥亂之主,天命所歸,現在李光弼在土門,來瑱在河南,魯炅在南陽,我為陛下招降他們,可一舉平定這三方唐軍。”
安祿山大喜,便將哥舒翰封為司空,又命人將火撥歸仁拖下去斬首示眾,以此向哥舒翰示好。
哥舒翰昔日手下諸將,接到書信後,都復書責罵他不為國家死節,有失國家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