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落喜上轎了。”
說著小丫鬟捧來紅木漆盤,紫蘇將盤子上的蓋頭取下來蓋在連瑤頭上。
連瑤只覺得眼前一片的紅,眼前被遮擋者不到外面的情形,心裡頓時緊張起來。雖然兩世為人,可出嫁這樣的人生大事還是第一次辦的。
前堂的起嫁酒畢後,院中三聲禮炮,眾人引新郎新娘出屋。
行至院中,禮拜後,女家給新郎披綠掛鏡,示其前途光明。
連瑤蓋著蓋頭,看不清外面的情景,但連青陽把她背到轎子裡坐定後,在轎簾未下之前,身子一動也不敢動。
只因之前喜娘特別關照過自己臀部不可隨便移動,寓平安穩當意。
連瑤只能隱約看到自己座下放一隻焚著炭火、香料的火熜,心知花轎的後轎槓上也定是擱繫了一條席子,這樣的風俗稱“轎內火熜,轎後席子”。
轎子搖晃了一下,開始往前走。
起轎時,連家放炮仗,並用茶葉、米粒撒轎頂。
連青陽與連清晨隨轎行送轎。
望著在炮聲中遠去的迎親隊伍,八人大轎搖搖晃晃,將連瑤帶去了另一個世界。
丁羽倚在連家的垂花門旁,不知為何心裡竟是有些失落,眼色迷離。
身邊的人行色匆匆,但並沒有人在意到他。
然而,垂花門後的抄手遊廊深處,一襲碧桃色春意盎然百蝶褙子的連玥,臉上慢慢露出一抹譏笑。
隨著一聲聲的恭賀聲的遠去,連瑤知道自己離開了連家的內院,出了大門,出了街道……然後鞭炮聲漸漸聽不到,只餘鑼鼓聲。
這一刻,連瑤抓緊了手中的那個“平安果”,不禁潸然淚下,對於那個家,心中帶著幾分留戀,幾分不捨。
娶親的歸路,必須走另一條路,也叫不走回頭路。抬花轎要繞至千歲坊或三法卿等處,以討“千歲”、“三發”彩頭。
連青陽與連清晨送至中途即停,且包了點火熜灰回去,並從火種中點燃香或香菸,返家置於火缸,俗稱“倒火熜灰”,亦稱“接火種”。
不知道搖搖晃晃地走了多久,她聽到遠遠有人拉著嗓子喊著:“來了,來了……”
隨即而來的是震耳欲聾的炮竹聲,把鑼鼓的聲音都蓋住了。
連瑤忙從衣袖裡掏出手帕,輕輕將眼角的淚水擦乾,然後捧了吉祥物正襟端坐。
拜堂花轎進門,步家奏樂放炮仗迎轎。停轎後卸轎門,由一名五六歲盛妝幼女的“出轎小娘”迎連瑤出轎,用手微拉連瑤衣袖三下,始出轎。
雜沓的人聲,喧囂的笑語,鋪天蓋地撲過來,讓連瑤有點分不清楚東南西北的感覺。
連瑤出轎門先跨過一隻硃紅漆的木製“馬鞍子”,步紅氈,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側位置。
是時,步一群佯躲別處,由捧花燭小儇請(找)回,站左側。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繁縟的拜堂儀式畢,由兩個小儇捧龍鳳花燭導行,步一群執綵球綢帶引連瑤進去洞房。
連瑤的腳踏在麻袋上行走,心裡默數著,一共五隻。每走過一隻,喜娘等又遞傳於前接鋪於道。
後來連瑤方才知這是意謂“傳宗接代”、“五代見面”。
進到正房,步一群和連瑤在喜娘的叮囑下按男左女右坐床沿,此稱“坐床”。
禮樂聲漸漸遠去,連瑤耳邊只有低低地說話聲音和陣陣笑聲,偶爾還夾雜著環簪搖曳之聲。
喜娘上前將繫著紅繡球的如意稱遞給步一群笑道:“三少爺,快挑了蓋頭,讓大夥瞧瞧新娘子!”
周圍女子的附和聲立馬響起。
連瑤正努力分辨那些聲音,秤桿微叩了一下自己頭部,頭上的蓋頭就無聲地落下來。
眼前忽然一亮,蓋頭已經被挑開了。抬起頭應向坐在自己身旁的步一群,他正一臉帶著淡淡的笑容看著自己。正紅色的長袍攏著那身軀,隱約的勾勒著頎長的線條,在燭光下若隱若現中恍惚著,看不清,道不明,眼前彷彿是山谷中升騰的朝霧,有形無質。
心在這一刻慢了半拍,不禁又立馬望向別處。
雪亮般的燈火讓連瑤眼角一眯,只感覺到滿屋子人山人海,珠環玉翠,蔡琇輝煌。
“新娘子長得可真漂亮……”
“看看,長得可真是水靈,一眼就知道是個有福氣的……”
“郎才女貌,當真天作之合……”
讚美聲如潮水般湧來,射向連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