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紅樓之林海 作者:低訴

事了些。”王嬤嬤是徒景之呼叫的人手,在賈府這些時日,她對內宅已經十分了解,想了想,道:“老太太房裡有個叫晴雯的,素來說她手藝好,聽說她又和紫鵑好,不若叫她悄悄過來幫個忙也好。”

由是先叫來紫鵑,細細問了晴雯的事情。紫鵑人本就仔細,她如今自當自己是甄姑娘的人了,便將十二分的本事都用上,說了自己所知的晴雯之事:原來晴雯本來是賈府總管賴大家的看著好看買回來送給賈母解悶用的小丫頭,大了些於針線上極靈巧。賈母本想著將她送給賈寶玉,卻是不知誰在她面前咬耳朵,說晴雯略有些林姑娘的影子,寶玉那裡好不容易不提林妹妹了,還是別把晴雯這樣的放過去,萬一再招了寶玉的眼可不好。賈母想著在理,就一直將晴雯拘在身邊,只叫她做些針線上的活就是。

於是由紫鵑穿針引線,將晴雯叫了過來。果然晴雯是個好手,雖不曾見過雀金呢,卻聽了王嬤嬤解釋,又伸手摸了摸,道:“我且盡力就是。”

晴雯先將裡子拆開,用茶杯口大的一個竹弓釘牢在背面,再將破口四邊用金刀刮的散鬆鬆的,然後用針紉了兩條,分出經緯,亦如界線之法,先界出地子後,依本衣之紋來回織補。補兩針,又看看,織補兩針,又端詳端詳。直用了半日方才補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絨毛來。王嬤嬤道:“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

黛玉忙要了來瞧瞧,果然不仔細看一點兒也看不出燒過的痕跡,她道:“真真一樣了。”

晴雯在一旁得了紫鵑暗示,又見房裡除了黛玉和英蓮,便只王嬤嬤和紫鵑,她一咬銀牙,猛地跪在黛玉面前磕了幾個頭,將黛玉嚇了一跳,只道:“你這是做什麼?”

紫鵑也跟著跪下,只道想給晴雯也求個恩典。

黛玉聽了,嘆了口氣,道:“也是個可憐的。今兒既然幫了我了,又求到我面前了,我自會記下來你的事。”

晴雯千恩萬謝地走了,紫鵑拉著她的手送了半路,待回了黛玉房裡。聽黛玉道:“我知你好心,可今兒求一個,明兒求一個,我可成什麼人了?”

紫鵑立時跪下道:“婢子知道不能勞煩姑娘,只是這府裡的姐妹雖多,和婢子好的也只這幾個了,再不敢欺瞞姑娘的!”

黛玉上前扶起她,笑道:“我也不是說你,你可別忙著跪。”

英蓮笑道:“姑娘是說我哪。”她過去對著黛玉雙手合十,做個禮佛的樣子,唸唸有詞道:“姑娘你就是那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待到王夫人壽辰過了,黛玉和英蓮一起在賈母那裡說了說,一個是廚房的女兒,一個是做針線的,賈母又正想著把晴雯趕出去,如是正好做人情。從此柳五兒和晴雯就不再是賈家的婢女,一個跟著甄姑娘一個跟著林姑娘不提。

===================================

作者有話要說:嗯,撈出幾個算幾個吧…………

話說,柳家的,你們還記得是誰麼?

另外,我發誓!下一章一定要兩個老的出來……

103第 103 章(大修)

第一百零三章觀戲文林海定前緣因慧眼鴛鴦脫牢籠

卻是自從離開揚州來得天京城;無論徒七、林憶還是黛玉;皆都效仿父親一輩的往事,每月都有給江南的信件往來。林憶的信裡往往洋洋灑灑幾大張紙;或是炫耀自己出了什麼主意給薛蟠;得了多少好處,或是說蘇師叔前日遣了個大管家過來問我京裡的事務,我看著某樣貨物銷路挺好;已經和他那邊說了,下一回遠航船隊到了定要把方子也要了來云云;竟把讀書上進的心思全數丟了;滿紙都是些商賈利益之事。林海接了這樣的信到還無妨;若是徒景之先看了,必然要罵上兩聲,可見了林海並不以為意的樣子,也只有長嘆罷了。

林海並不想讓林憶出仕,雖知倘若林憶出仕,無論景之還是行之,都會對他多加照拂,但做官之道的內裡彎繞,實在是耗費了林海自己大半生的心神。若林憶自己也想當官也就罷了,卻是林憶從小就顯出了對格物和商事的興趣,且性格跳脫,若是入仕,不做實官的話沒有實權,做了實官,就不光是僅憑皇家的照拂能做得好的。

內心深處,林海也知自己為了景之,不得不綁在皇家的船上,倘若真隨心意,林海寧願景之是個閒散宗室,兩人便可以真正拋開一切。正好蘇錦華那裡買賣越做越大,且如今大夏四民之分並不那麼嚴格,林憶又好歹過了童生試,有了秀才的功名,在大夏士子中也有一席之地了。林海便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