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2 / 4)

小說:紅樓之林海 作者:低訴

清要之官;方才做巡鹽御史沒幾年;只怕家底一般;而自家做了好幾代的皇商,貴且不論,於一個“富”字上只怕江南地方上無人能出其右,便立意要這上面顯出自家來。又在和王氏挑選衣裳飾物之時,聽了母親種種關愛女兒的言語,一時想到那林大人家中沒有主母,林家姑娘既然母親早逝,平日裡沒有人領著必是出不得門的,自己卻自小由母親領著,無論金陵還是揚州、鎮江,各處美景都曾領略,若是女孩們閒聊起來,也必是自己的見識多些。至於讀書上,且不說自己跟著老師也讀了不少書,就是林大人出自翰林院,必是個尊儒的,只怕林家姑娘讀沒讀過書還是兩說,又想著就算林家姑娘也是個好讀書的,自家比不上林家姑娘也是應有之意,不過女孩兒家讀那麼多書也是無用,便是輸在這上面也不算什麼。

如是林林總總,寶釵一時支使鶯兒反覆檢視要穿的幾身衣裳和頭花,一時翻檢自己往日所繡成的荷包、錦帶之類,總要拿出最好的帶去林府才好。

卻是王氏看著女兒忙忙碌碌的小女孩樣子,心中感嘆女孩家還是要多和小姐妹相處為上,寶釵平日裡多是小大人一般,難得有此小女孩情態,因此不但不以為意,反而也張羅著開箱尋庫,要把女兒好好打扮起來,不能輸給甄家和林家的姑娘。

轉過天來,薛家派人給林府送了貼子,卻是由葉夫人回了貼,請王氏和寶釵來林府賞玩冬景。以往林府南邊的內宅事務都是王奶奶管著,可林海辭官也就罷了,現在成了巡鹽御史,王奶奶這般出身的人便不好出頭,徒景之那裡的人又不能晾出來,還好葉澄觀推薦了自己的夫人。葉夫人既是林海母親楊氏那邊的親戚,於詩書上極好,又在葉澄觀消沉的幾年裡裡裡外外地操持家務,很是能幹。有了她在,和黛玉、英蓮有師徒之份,葉澄觀在外務上又是林海的臂膀,由是葉夫人雖不方便帶著黛玉、英蓮出門交遊,但請薛家母女上門來小聚一番,這樣的事務還是夠格的。

待到一日揚州城裡飄了雪花,洋洋灑灑漫天飛舞之時,王氏帶著寶釵來到林府拜訪,葉夫人領著黛玉、英蓮在行宮一處名為疊雲草堂的地方迎候。

疊雲草堂本不是原來甄家別院所建,乃是景德帝自從在天京西山華棠院設定了處曲水流觴的草亭之後,因此景深得林海的喜歡,便命人在揚州行宮也添了這麼一處景緻。就是黛玉,平日裡也素喜這處和行宮其他處處金碧輝煌不同的地方,又兼這裡既可以觀賞雪景又有避風之處,便挑選了這處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來招待客人。

黛玉第一次在家中招待客人,她自知母親不在,就是徒伯伯有再大的權勢,也不能讓她隨意出遊,遑論做主人待客了。因此這次能有小姐妹上門,她心中歡喜,這幾日也很是上心。黛玉一時想著不知薛家姐姐愛吃什麼,人家素來住在南邊,必不是如自家這樣南北混著吃,便要嬤嬤吩咐廚房按著金陵的習慣預備點心小食。

一時又想著不知薛家姐姐愛玩些什麼,便和英蓮商量了,把兩人的各色小玩意兒都擺出來,又讓徒七和林憶都過來參謀。徒七對什麼薛家姐姐弟弟的一點也不關心,只因是黛玉上心的事情,便過來看了看,只道:“林妹妹你第一次招待客人,不過賞個雪景,很不必把這些七巧板、連環結都拿出來。若是處得好了,以後常來常往,再拿出來不遲。”

林憶那日和薛蟠說開了金陵城中之事,薛蟠已經戴冠,此後時常邀約林憶出遊,自然也不敢妄行,只是在揚州城的書館聽聽書而已,林海和徒景之也就不去管束。兩個孩子本就沒有深仇大恨,又發現對方和自己一樣不喜歡讀書,這下更加親近,薛蟠本是個諸事不上心的,可林憶拿格物課上的種種奇聞炫耀,讓薛蟠對水泡裡有彩虹、琉璃窗子竟然是一灘水製成之類的事情很是驚奇,更覺得林憶在自己面前形象越發高大。林憶素來在林府是個受氣的,不光格物課上被徒七壓制,讀書上又比不過黛玉,平日裡只得英蓮軟語開解,可他總道自己一個男人怎麼能老讓女孩子來勸解?如今得了薛蟠的敬服,心中著實高興,便看著薛蟠漸漸順眼起來。這日聽聞薛家姑娘要來府中做客,黛玉一派人來找,林憶便躥過來一起參謀。

他聽了徒七的話,便找出英蓮繡的花樣,道:“我看薛蟠身上的荷包也是他妹妹繡的,可見薛家姑娘女紅上也好,你們說說這些倒不錯。”

黛玉繡功雖好,可她平素心思並不在這上邊,到沒有想到和薛家姑娘說這個。這時聽了徒七和林憶的話,又見英蓮點頭,黛玉便收起了自己的那些小玩意兒,只和英蓮一起,將幾個繡花樣子留出來。

王氏和葉夫人雖是頭一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