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降爵承襲,到自己孫子這一代,到時爵位也降得差不多了,皇家自然不會再忌憚什麼,讓孫兒們努力也就是了。
而女兒賈敏,是史夫人最小的孩子,又自小聰明伶俐,兩個哥哥對著老父總是戰戰兢兢,只有她能哄得老父開顏。如今聘到了林家,看林家雖宗族不盛,但歷來也少有姬妾成群的,賈代善對林海的印象又很好,且安平侯夫人已逝,賈敏嫁過去就是當家主母,想來不會受什麼委屈的。
林謹知這邊更不用說,他早就盼著林海娶妻生子,為林家開枝散葉,且又一向信任林海,覺得兒子從小就主意大,辦的事情總是無錯,既是兒子自己看好了,他這個做父親的一力支援便是。何況賈代善是榮國公,當年沙場救過駕的,如今雖因身子不好常年臥床,逢有年節,聖上也都有賞賜,可見並未忘懷。家裡兩個兒子,長子賈赦、次子賈政也都是讀書的,雖未曾科舉入仕,賈赦名聲不佳,卻也只是世家子弟的通病,並沒什麼妨礙官家的事情傳出,林海如今要在天京城長住,有這麼一門親戚走動走動也好。不過林謹知也知京中之人多有勢利眼的,他又只有林海這麼一個獨苗,為了兒子的親事,他便拿出林家多年家底,一力要在彩禮上為兒子造勢,好讓榮國府莫要輕看了自家。
確實如林家的顧慮,賈代善雖看好林海,但對林家的內裡還是免不了地輕視。畢竟林家好幾代都在南邊,而賈代善一支早就定居天京城了,林海上京借住賈府時,雖然上京趕考身邊還帶著好幾個丫鬟小廝的做派確是大家子弟,但在用度上並不曾有特別要求,很是隨和,並沒能看出林家財力到底如何。因此上,交換過庚帖之後,賈代善就和史夫人商議過,咱們給敏兒準備的嫁妝還是要更為豐厚一些,咱家不圖女婿的家財,只因女婿將來有成就才選的他,因此為了不讓女兒嫁過去受苦,嫁妝上便要多多預備,到時候從女兒那裡接濟姑爺,也還算好聽。
史夫人最為疼愛賈敏,幾乎從賈敏出生就開始準備她的嫁妝,自家女兒是公門嫡女,嫁給林海這樣無爵的翰林院七品編修,在她看來實在是低就了。又聽了自家老爺的話,心裡更對林家有些怨懟。不過她究竟出身高,眼光好,男人們看不出來的細心處,她卻能觀察得到。
不說安平侯來訪時的做派和穿戴了,單是林海來拜會兩老時的那身打扮,就讓史夫人把那怨懟之心稍稍去了些。
待林海告辭後,史夫人藉著給賈代善交代女兒嫁妝準備事宜的機會,拿出幾匹料子給賈代善看:“老爺看著這幾匹料子如何?”
賈代善武職出身,雖知道些金玉值錢,卻哪裡懂得這些?摸了幾把,只道:“我看著都好。這些綾羅綢緞,夫人你看著置辦就好,不必和我分說。”
史夫人笑道:“我也不是要跟老爺分說咱們家的東西,只說今日林姑爺身上穿的,端的是好料子,便是咱們家庫裡梳攏梳攏,也拿不出多少的。我看著怕是薛家進上的東西呢。”卻是因著賈政和薛劭的連襟關係,薛家如今和賈家走動得更近,加上景德帝這兩年也曾把薛家進上的一些布匹料子賞賜各家,史夫人久在貴婦交遊上閒聊,如此便一看知林海身上的衣服料子了。
她一臉輕鬆地道:“如此看來,林姑爺果然如老爺所言,前途無量。”
賈代善也知自家夫人畢竟精明,雖然有些時候過於關注兒女而忽視其他,但見過親家和姑爺之後,也總算轉過彎來了。
林謹知那邊想著林海都二十多了,既然定了親事,便著急成親,賈代善那邊也知親家本在揚州長住,此番入京就是為了親事而來,況林海和賈敏成親後並不回南,就住在天京城裡,史夫人也不愁見不到女兒。於是兩家人都想著快快成親,可偏偏好事多磨,就在兩家人風風火火地籌備婚事的時候,寧國府的賈代化偏有一日喝多了酒又著了涼,又被孫子賈珍偷帶妓/女回府廝混的事情氣著了,以致中風臥床。寧國府又是延請太醫,又是求佛問道的,忙裡忙外了些時日,竟一命嗚呼了。
賈代善與賈代化是堂兄弟,到賈敏這裡還未出五服,這下榮國府也只好先暫停婚事籌備,先去侍弄賈代化的喪事了。林謹知見賈家遇上這樣的事,也沒辦法,只好先安心在天京城住下,等著賈代化的孝期過去。
本來賈代化死後,理應由賈敬襲爵,但賈敬自從中了進士卻遲遲沒能得官,便一直跟隨張真人修煉,要不是老父去世,恐怕連兒子賈珍都見不到他。雖然父親去世是大悲之事,但賈敬一邊操持喪事,一邊心裡竟鬆了口氣:從此之後,再無人能攔著他去修正道了!
卻是林海終於得了機會帶著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