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2 / 4)

小說:世家庶女 作者:竹水冷

苦頭的,都明白一針一線來之不易。丟了委實可惜,倘或我們一時半刻不能回來,你們也可以嚐嚐,周嬤嬤的手藝還不錯,我們陳家許多私房菜裡面都新增了鹹菜提味呢!”

楊二奶奶面容有些僵,到底還是叫人在廚房那頭尋了空地存放。香桃幾個看著她和楊大奶奶的神情,忍不住暗暗地掩嘴偷笑。明玉沒法子,只能隱忍著,差點兒忍出內傷。

雖然以楊夫人為首的楊家人很吝嗇,可不曉得從哪裡得知陳老太太的壽辰,竟預備了一件昂貴的壽禮——琉璃麻姑拜壽屏風,邊框竟用的檀香木,放在屋裡便隱隱約約能聞著一股凝神靜氣的香味兒。

據說是從前家裡情況好買來存著的,只是楊家的東西輕易收不得,特別是昂貴的。幾番婉拒怕路上碰壞了,楊夫人大抵也捨不得,明玉暗示老太太喜歡藏書,她便去楊老爺的書房尋了一箱子書。

明玉略翻了翻,竟有十來本有價無市的孤本,比起那屏風,這個價格更高。明玉又有些猶豫,秦氏微笑道:“楊夫人是不認得字的,楊家幾個孩子打小也不愛念書,楊老爺千辛萬苦收集這些,白白被他們糟蹋了不少。楊夫人去取,楊老爺又沒說什麼,就收下吧。書和人一樣,也須得遇見知音才能得到妥善保管,繼而傳承下去。”

即便是很珍貴的孤本,楊老爺也隨意放在外頭,因為楊家根本不會有人去動。

秦氏神情頗為無奈:“楊夫人雖不認得字,卻也曉得孤本價值連城,倘或楊老爺仔細收著,指不定就被她拿出去買了。楊老爺愛惜筆墨,怕買書的人不珍惜,也只能與一般的書籍擱在一塊兒,這十來本,怕是楊老爺僅剩下的。”

明玉神情不由肅然起來:“收下真沒問題麼?”

秦氏道:“你楊伯父的脾氣有些怪,行徑也叫人捉摸不透,既然他給了,你就替老太太收下。這些書去了陳家,也算是遇見知音了。”

可畢竟價值不菲,倘或日後楊夫人曉得,怕是要氣得吐血。楊老爺雖不大管家裡的事,一旦他開了口,明玉卻不曉得該如何拒絕。

一想,楊老爺一直感念楚家的恩,來了這麼久,也從不見他為楊大爺的事開過口。說不定,楊老爺並不希望楊大爺做遠洋買賣。預備了兩天,看了黃曆,擇了七月中旬從南京動身。因四爺早一步回了淮安,這一回陳老太太打發了個管事來,卻也怕路上出事,因此王福也隨著她們先去淮安,平安送到再返回南京。

家裡三房人都預備了一些南京的土特產,明珠親事定下就要出閣,即便與明珠、明珍姊妹關係不好,到底也該預備一份賀禮,怕回了淮安來不及,就在南京預備了。只是,明珠的婚事真的定下了麼?

落英撇撇嘴道:“管事也說了動身的時候有人上門提請,議親還要議,沒有下聘就算不得定下了。再說,她們回來一年多,現在才有信兒,誰曉得對方提親打著什麼主意來的?若有別的企圖,老太太未必會答應。”

香桃白了她一眼,“就你明白。十四小姐今年十七了,哪裡還有挑挑揀揀的資本?老太太也為她的事頭疼,果真有人上門提親,管他是胖子還是瘦子,還不是隻能答應下來?總不能一直留著十四小姐不嫁吧?咱們十五姑奶奶,都快生孩子了。”

這句話倒是真正提醒了明玉,明芳產期臨近,該送份賀禮去。再者,一轉眼就是十月,前線要打發人回來。今年不定是楚雲飛,卻也要預備些東西送去京都,讓六嫂託人給楚雲飛帶去。去年帶去的鞋子,只怕早就穿壞完了,還要預備凍瘡膏,越想事兒越多,明玉打起精神,朝香桃道:“明兒你們和周嬤嬤去街上逛逛,瞧瞧有沒有好的皮草,再買些結實的料子回來。”

☆、155:退親風波

七月中旬動身,路上不緊不慢,三天就到了。抵達淮安的那天,天氣陰沉,下著小雨,四爺領著馬車來接。

到陳家還未到午時,四太太身邊的嬤嬤將她們接去四房,許是天氣的緣故,一入府就覺得氣氛不同尋常,陰沉的彷彿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這一回倒沒將她們安排在陳老太太的壽嬉堂,而是四太太將明菲從前住的院子收拾出來,安排明玉、秦氏住了進去。

明玉不敢住正屋,叫把廂房收拾了兩間,香桃就問跟來服侍的,怎麼不安排住在小跨院?

丫頭笑道:“姐姐還不知,太太把十六小姐接去身邊養著了,十三姑奶奶從前住的小跨院,如今十六小姐住著。”

明瑤已六歲,到了該懂事的年紀,四太太將她接到身邊教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明玉換了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