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而且對待眾位夫人也是親切隨和、關懷備至。與平日那個驕傲孤高的女子完全判若兩人,陰麗華怎麼也想不通,一夜之間,一個人竟能有如此之大的變化。
原以為那郭聖通不過是個黃毛丫頭而已,生在錦繡堆,不知世間路。腦子裡不過是些情情愛愛,半點城府也沒有。今天看來自己可是低估了她。“難不成是以前看走了眼?”“不會不會。”陰麗華不由的連連搖頭,以自己的本事,旁的也許不敢說,單說這察言觀色,絕不可能有半點差錯。當初,父親早逝,長兄當家,自己與他並非一母所生,而母親軟弱,並不受重視,要不是憑著自己察言觀色,曲意逢迎,哪有今天的日子。
莫不是有高人在背後指點?劉揚謀反被誅,河北勢力土崩瓦解,郭主受劉揚牽連許久不曾入宮。她身邊那幾個宮女倒是聰明靈巧,但也不像是有這樣的心機。周軼明顯是皇帝的人,又初到長秋宮,應該不會貿然進諫。那到底會是誰呢?陰麗華百思不解。
她此時心中極度不安,就連當初得知劉秀的真實心意也不曾像現在這樣。那時劉秀已經了決定立劉彊為太子,卻說希望立她為後,她心中已然明白劉秀的真實心意,說這樣的話不過是變相的安撫罷了,天下未定,他怎麼會讓儲君的出身有半點瑕疵。況且,劉揚伏誅,河北中下層軍官人心惶惶,立劉揚的外甥女為皇后,足以表明皇帝不計前嫌,大可以籠絡人心。再者,朝中曾有不少大臣受劉揚蠱惑,上書請立郭氏為後,劉揚事敗,都深恐受其牽連。如今,四方割據、群賊環伺,正是需要君臣一心,劉秀怎會為區區女子而鬧得君臣離心呢。
正是因為想得通透,所以也讓的順遂。在劉秀說出希望立其為後的話時,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顧全大局,深明大義,成功地在帝王的心裡深深的種下一枚愧疚的種子。在陰麗華的眼裡,郭氏不過是棋子而已,需要的時候放哪兒,不需要時搬開就是,即使劉秀無意搬開,也會有人來幫忙的。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到天下平定,等到兒子出生。在等待的同時,培育好那枚種子,讓他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然後再將屬於自己的東西一一討回。而現在,陰麗華開始不那麼堅定了,郭聖通今天表現,讓她有一種深切的危機,她敏感的意思到自己的路只怕不會一帆風順了。
“皇上駕到”的通傳聲,打斷了陰麗華的思緒,她略整理一下衣飾,堆出滿面和煦的笑容。
“給皇上請安。”還沒等她的膝蓋彎下去,就被劉秀雙手攙起。
“麗華不必如此,朕說過了,西宮之中,你我只是尋常夫妻,不需要這些繁文縟節。”
“陛下,如今中宮已立,麗華自然也要循規蹈矩,否則豈不是恃寵生嬌。”
“麗華心裡可是怨朕了,我知道你今天委屈……”劉秀心中大急,竟把朕變成了我。
“陛下,”陰氏急忙打斷,“臣妾心中哪有委屈。臣妾是真心的希望宮中和睦,讓陛下心中沒有半點顧慮。”
“陛下難道不知,新婚不滿一月,妾便返回家中,從此一別數年。陛下南征北討,妾身也是日夜懸心,如今能夠朝夕相見,早已經心滿意足。皇后娘娘一直侍奉陛下,又生下太子,於國於家俱有大功,妾身感激不盡,又怎會心懷怨懟。今日皇后受封大喜,妾身前去朝賀,娘娘對妾身親切周到如同親生姐妹,哪有什麼委屈可受。”
劉秀被陰麗華感動的無以復加,兩個人不由回憶起從前之事,直到天色將晚。他們似乎都忘了,今天是皇后受封的大日子,皇帝滯留西宮,是多麼的於理不合,皇后又該是何等的難堪。其實,這兩個人都沒有忘的,劉秀見陰氏提起過往,怎麼也張不開嘴說那個“走”字,而陰麗華呢,自是希望劉秀走的越晚越好,這樣才能讓郭聖通感到憤怒,憤怒就會讓人失去理智,失去理智才容易出錯。雖然現在一些小事沒什麼大用,但是很多東西也要早早做好鋪墊才行,畢竟是先水滴後才能石穿,凡事都得有個過程。她現在也不能做太多,就只好故意滔滔不絕,裝作忘了某件事情。直到宮女提示要擺膳,才做恍然大悟狀。
“陛下恕罪,臣妾一時興起,竟誤了陛下的時間,陛下還是快點移駕長秋宮吧,可別讓皇后娘娘等急了。”一半挑撥一半勸說,就看聽的人怎麼理解了。陰麗華身為女子還真是可惜了,就是張儀蘇秦也不過如此吧。
劉秀其實也知道麗華捨不得自己去長秋宮,但他更願意把這種不捨理解為夫妻之情,而不是爭寵之意。劉秀絕不是一個草包,心機智謀更是無人能及,但是偏偏陰麗華所有的心機他都能視而不見,在他眼裡,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