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3 / 4)

良才如此虛心受教,民生大計,國之大事,居然要向一個婦人求教問策。真真是我大秦之福呀!”

雖然秦王的本意是要袒護自己,然,姬秋聽了卻仍是不甚舒服。

什麼叫民生大計,國之大事,居然要向一個婦人求教問策!

婦人又當如何?!

莫不是秦王,並不是真的相信自己是個有才的,他之所以答應封自己一個公卿之名,不過是成全自己想要圖個虛名的心理罷了。

這麼一想,姬秋除了不悅,心裡更多了幾分不服。

一片鴉雀無聲中,她緩緩出列,朝秦王緩緩一禮,緩緩環視了一眼眾人,這才輕軟堅定地脆聲說道:“臣,姬秋願意為我主分憂。”

滿殿中人,無不震驚!

就連盛怒中的秦王,在聽了姬秋不緊不慢地說完之後,也嗖地轉過身來,盯視著姬秋,問道:“姬秋有良策?”

“然!”

這回答乾脆利落,卻讓滿殿計程車族大夫更加驚訝。

秦王的薄唇緊緊抿成一線,臉上卻多了幾分喜色,他急急地回到主榻坐下,高喝道:“說!”

姬秋淡然一笑,清晰而有條理分明地說道:“臣以為,目前最為緊要的事情有四。其一,君侯應該趕快開倉放糧,接濟流落至雍城的百姓。然後,便是讓各地liu民趕快回鄉,再事生產。農耕之事,最不容荒廢,否則時日一久,只會積重難返,會讓國庫更加虛空,導致國力不支。姬秋以為,君侯對返鄉從事耕種者,應予以重賞。”

姬秋所說的字字句句,清清朗朗的在殿中傳盪開來。

秦人面面相覷之後,他們又望向姬秋,急切地等待著她的下文。

姬秋緩緩走動數步,沉穩從容地再次說道:“現在秦國流離失所的難民,以達十萬之眾,如若單靠國庫支撐,亦是不妥。姬秋以為,君侯第二步要做的,便要鼓勵在野的各仁義之士,放糧賑災。”

姬秋才說到這裡,大殿之中已有人冷嗤道:“適逢乾旱之時,讓人主動放糧,如同鈍刀割肉,誰人願意?公卿這般謀劃雖好,真要實施,無異於痴人說夢罷了。”

姬秋斜睨著那人,冷冷說道:“姬秋以為,世上之物均可持價而估。如若君侯能許以厚利,又何愁天下沒有不願意出糧之人。”

“說下去!”

秦王狠狠瞪了那士大夫一眼,又高聲朝姬秋令道。

“不丹、參麥等地並非是歷年乾旱,而是今年氣侯突變而致。據姬秋所知,這些城中的富餘人家,並不缺糧。他們非但不缺糧,反而還甚是富足。然,這些人多為行商起家,雖然家財萬貫,卻無顯赫的身世可傳後世之人。姬秋以為,如若這些人願意拿出些糧食來替君侯分憂,君侯何不追封其先祖一個世家的名號,雖不享世族俸祿,卻可讓其供後世之人傳承。”

☆、第兩百二十六章 替你謀天下(二)

秦王一聽心中一動,不由撫掌大笑道:“善!大善!!”

就連那些士族大夫,聽了姬秋的提議也忍不住暗裡點頭。

姬秋這第二個主意,說白了,便是讓秦王用一個世家的虛名,去換取那些行商手中的糧食。

因為這是個講究門第風骨的時代,這時世,有許多富甲天下的行商,因為他的祖先身份地位不高,故而就算擁有家財萬貫,其社會地位,亦與當時的賤民無異。

像這樣的人,是極為願意用自己多餘的錢糧去換取一個高貴的身份,來改善後世子孫的社會地位的。

而秦王,在不用虧空國庫,不用發放俸祿,只需要頒發一個虛擬的世家名號給已經死了的人,便可以解決目前的燃眉之急,這實在是件太過划算的事了。

眾說紛紜中,姬秋聲音一提,又道:“其三,以上二法,皆不能持久,只能暫時過渡,時至明年春耕,尚有數月光景。臣自願前往周鄰各國,遊說其資助,捐得糧草賑濟不丹、參麥等地百姓。”

原本被姬秋一番話說得意氣風發的秦王猶豫了,他略為沉吟之後,便朗聲道:“此策雖好,然,這出使之人,還容本侯再想想罷。”

隨即秦王又問:“方才公卿說有四策,還有一策呢?快快說來。”

姬秋自然清楚,這是秦王在轉移話題。

當下她也不在此事上多作堅持,逐回道:“臣所說的前三策,均為治標,並不能治本。臣以為,要除後患,君侯應該下令處於上游的各城開渠放水,而下令不丹、參麥等城亦要廣開水渠。這樣,水溢可疏,水少可蓄,如此以來,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