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做個好人。”淑妃續道:“也是壯士解腕之意了。”
陳熙無奈道:“還請娘娘牢記,三王之薨,早叫人記在陳家頭上了。天大禍事,需得韜光養晦,令人忘了尚且不及,萬不可再生事了。”
皇太后道:“我記下了,不動東宮便是。”陳熙道:“如此便好,我回與爹孃說去,叫家裡也收斂些兒。”皇太后垂淚道:“怎生致此?”陳熙不好說:誰個叫你貪心來?
皇太后道:“你兄弟家有個姐兒,只比東宮大哥大上半歲,也是正頭娘子生的,我倒想要叫他兩個做個娃娃親。東宮若識趣兒,正好藉此和解,兩處再無間隙,也顯我誠意,如何?”
☆、99親人
陳熙聽著皇太后說:“你兄弟家有個姐兒;只比東宮大哥大半歲,我要叫他兩個做個娃娃親。東宮若識趣兒;正好藉此和解,兩處再無間隙;也顯我誠意;如何?”一口險沒提上來;比之他將打了個勝仗便叫調回京裡還要憋悶。
縱知道這般問有些個大逆不道;陳熙心裡忍不住卻想:她是怎生一路做到皇太后到今天的?陳熙跪且跪不穩;搖搖晃晃兩下,壓了壓心裡的火兒,抬起臉兒;懇切道:“娘娘,此話休再提起,侄女兒滿月尚且未過,如何看得出來將來賢良不賢良?”
皇太后聽他這話,便是不贊同之意,不禁問:“難道不成?”陳熙真個哭了出來,雙目流淚,不住叩首道:“請娘娘三思,上一回這般一意想將孃家女孩兒往天家嫁的,我只想著一個人——高後呂雉。”
話音未落,皇太后一掌拍在扶手上,氣道:“你以呂氏喻我?”淑妃亦從旁勸道:“你這孩子,怎生說話的哩?快與娘娘賠罪。”
陳熙流淚道:“現在不說就晚了!”因苦勸皇太后,“如此未免有逼迫之嫌,東宮心裡不痛快,多少手段使不得?!咱既退讓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好說歹說,方將皇太后勸住了。
陳熙將眼淚一抹,再抬頭時,看皇太后臉上皺紋兒也深了,眼中精彩也沒了,又是一陣心痛,再叩首道:“請娘娘暫為忍耐。我看東宮也不是想生事的人,東宮本是過繼來,原就要比尋常人要小心些兒,輕易也不會為難娘娘。彼此相敬如賓,已是求之不得了。人便是如此,離得遠了,反倒好相處,離得過近,難免有磕碰。”
皇太后長嘆一聲:“罷了……都依你罷。總是我三哥早早去了,”又看淑妃道,“你的大哥也去了,人總爭不過命。”淑妃曉得她說的這個三哥,乃是皇太后親生的兒子,不幸早夭,未能冊為太子進而登基。
陳熙鬆下一口氣來,道:“娘娘還是官家的母親,是東宮祖母。”皇太后頗覺索然:“也就是聽著好聽罷了。”沒了親兒,自身沒指望了,便又盼著孃家好,一想如今原侯家也就指著陳熙了,想陳熙外頭掙下若大功勞來,想來看得深遠,興許他說的也是不差。這便是生做女人的不便之處了,遇上大事,難與男子抗衡,甚而至於她想的是對的,也要猶豫。
陳熙勸過了皇太后,又勸淑妃:“姑母還有三娘,遇事多想想她。”又勾得淑妃哭一場:“我苦命的兒啊!”又說起陳大姐來,也是惋惜。陳熙又陪著哭了一回。不多時,有宦官來提醒:官人是時候兒回府了。
淑妃道:“且慢,先打了水來與大哥洗一洗臉。”與陳熙洗了臉,略敷一下眼睛,又理一理衣裳,才放他走。
————————————————————————————————
女人哭完,心頭一鬆,陳熙陪哭一場,心頭越發沉重起來。因著陳大姐,他又想起家裡那一弟二妹來!原侯本有三子,因家裡混亂弄死了一個,如今只剩了這兩個,陳熙兄弟陳烈因少時跌傷了腳,身有殘疾,並不能做官,又非長子,身上只有個七品蔭職。平日裡也不讀書,也不習武,只與一干婢女廝混。
女孩兒裡頭,陳大姐是個殺伐果斷的,卻又隨齊王叫趙王一鍋端了。陳二姐空有陳大姐的脾氣,卻無陳大姐的手段,如今出了門子,卻與丈夫三天兩頭吵鬧。陳三姐原是好的,不幸家裡人糊塗,又將她訂與了燕王家七哥,熱熱鬧鬧放了定,悔都悔不得!
陳熙出了慈壽殿,卻不好先回家,先往樞府交了信印符節等物,將北地兵事交割完畢,再往兵部裡去,領他新職之告身。兵部尚書親在衙裡等著他,眼看簽了告身,又笑對他道:“一路辛苦,上命與你一月假,好生休養,亦可走親訪友。一月後來報個到,環衛官事並不多,卻不可離京,一旦有事,便要披掛上陣。”又勉勵再三。
陳熙立好聽著,倒叫兵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