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禮讓爭執到臉皮痛紅,終於是祖大壽走在前面,皇太極樂顛樂顛的跟在他後面。
進帳之後,先喝酒,然後賜給祖大壽一堆禮物。
皇太極戴過的黑狐帽,貂裘,騎過的白馬,統統送給祖大壽。
祖大壽感動得熱淚盈眶,曰:皇上待我恩厚,大壽無話可說,我雖然腦筋死笨死笨,終究不是木石之人啊。
皇太極也深受感動,曰:現在大淩河雖然解放了,可是錦州人民,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祖愛卿,你有什麼辦法解救飽受奴役與壓迫的錦州人民嗎?
辦法有,有有有。祖大壽道:錦州城池高大而堅固,糧草充足,靠武力是打不下來的,但如果我回去的話,帶著我的人馬,回去後就說我是殺出了大淩河,繞道逃回去的,就一定能夠入城。等我入城之後,裡應外合,拿下錦州,陛下以為如何。
太好了,皇太極高興的直拍巴掌:祖愛卿,朕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了,快點去辦吧。
於是祖大壽離開清兵大營,返回錦州。諸貝勒眼巴巴的看著他走遠,都反對說:這個老祖回去之後,肯定會違背諾言。
皇太極笑曰:就算是他違背了諾言,那又何妨?朕要的不是他的人,是他的心啊。
果然,祖大壽回到錦州之後,就沒動靜了,皇太極幾次派人催促,得到的回答只是,慢慢來,莫要急,心急吃不得熱豆包。
沒過多久,一支清軍的運輸隊經過錦州,突聽林中一聲鼓響,就見祖大壽率明軍惡狠狠的殺出,把那些可憐的清軍一頓好砍,繳獲了大批的糧草裝備,帶回到錦州城去了。
這時候皇太極才醒過神來。這個老祖,感情,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要了。別忘了,他的兒子們還留在清兵大營,做人質呢。
可祖大壽這麼個搞法,反倒讓皇太極為難了。
殺了祖大壽的兒子,那前面花的工夫全都白搭了。而且還落得了窮兇極惡,假仁假義的差評。
沒辦法,只好一條道走到黑,堅持仁義道德不動搖。由任祖大壽這邊起勁的砍殺清兵,皇太極還得不斷提高祖大壽兒子在清兵大營的待遇。
(17)到底誰是誰老子?
前邊我們說,當清兵圍困大淩河的時候,朝廷未派一兵一卒去解圍。事實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是不符合歷史的,是會讓祟禎陛下聽了非常不高興的。
祟禎皇帝只是智商不高,但並非是徹底的白痴,事實上,當接到大淩河求救的急報時,他就命令山東登州參將孔有德率八百騎,出關往援。
孔有德就是登州毛人龍的老部下,八百騎雖然不多,還不夠皇太極打一次衝鋒的,但好歹是那麼個意思,至少說明祟禎陛下,心裡是惦記著大淩河的。
噔噔噔,噔噔噔,八百人馬出發了,不長時間,就到達了河北吳橋。
到了地方下馬,參將孔有德下令,所有人就地休息,班以上幹部,都過來開會。
開什麼會呢?
商量今天的晚飯去哪兒吃。
吃飯的地方有好多,滿地都是飯館。太平天子,朗朗乾坤,還缺吃飯的地方嗎?只不過,這些可憐的大頭兵,身上沒有一文錢。
他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領到工資了,這些士兵的餉銀,都被祟禎用小推車推自己的私人庫府去了,在祟禎的私人庫府裡,金子摞金子,銀子壓銀子,最下面的銀錠,都壓得變了形。
很可能當時祟禎是這麼琢磨的,兵兇戰危啊,這八百個勇敢的戰士,上了戰場的話,多半都會壯烈犧牲的。人都犧牲了,還要錢有什麼用呢?
這點工資和獎金,朕就替戰士們收起來吧。
現在擺在孔有德面前的艱鉅任務是,沒得一文錢,沒吃也沒喝,如何才能夠抵達大淩河呢?
要不然就近朝老百姓借點如何?
行,這個辦法好。
士兵們衝進鄰近的村堡,開始砸門踹戶,借錢。這麼做也是為了國家啊,老百姓掏點銀子,也是應該的。
可是不曾想,附近居然也有鄉勇官兵,還跑來“鎮壓”。這下子孔有德火大了,你他媽的這不是有許多官兵嗎?還非要逼我們一文錢也沒有跑這麼遠的路?這扯什麼扯?當場就和當地的官兵交上了火。
奏章急報朝廷:報,孔有德那廝,他他他反了。
大隊的官兵人馬從四面入方而來,竟然堵住了孔有德往援大淩河的道路。
沒辦法了,孔有德只好回師山東,招集自己以前的部屬,居然湊足了八千多人,正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