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4 / 4)

。李氏的首飾裝了三箱,要麼過時,要麼陳舊了。岑三娘挑選了些留下做紀念,別的都只能全部送到銀樓重新融了打造。

陪嫁的傢俱就是七八抬,年生久遠,漆都掉落了,也不能再用。嫁過去,新房裡的傢俱佈置都由女方操辦。這麼一撿看,全部的傢俱都需要重新置辦。

一番挑揀之後,只收攏了六箱古玩字畫屏風。

自李氏嫁妝抬入庫房後,小韋氏還是第一次驗看,也覺得為難。她心裡不免犯了嘀咕。

李家沒有爵位,也無商鋪,全靠京郊的兩座莊子與李家兩位爺的俸祿。李二爺在折衝府任職,交到公中的俸祿轉手又給了他花銷。李家主要的開銷來自做幽州都督的李大爺。但這是小韋氏自家的銀子。她已經單獨給了兩千兩銀,還要為兩個兒子著想,不可能再給岑三娘添補。

岑三娘心裡明白這個道理,笑道:“岑家女兒出閣,公中都出五千兩銀子置辦嫁妝。如今我在京城,堂祖母囑人送來了銀票。外祖父也給了五千兩,還請大舅母替我操辦。大舅母和二舅舅給的三千兩銀子足夠讓三娘壓箱底花銷了。”

有一萬兩現銀,哪怕是物價昂貴的長安,小韋氏也自信能置辦出全套傢什和二十四抬嫁妝了。當即拍胸脯表示包在她身上。又詢問了岑三孃的意思,決定花三四千兩在京郊買點田產。

回了自在居,岑三娘又領著方媽媽和阿秋看杜家的聘禮。

杜家的二十四臺嫁妝倒也實在,綾羅綢緞不少。玉如意玉盆景等擺設一應俱全。送來的釵環等物都極精緻貴重,摺合現銀大概也有上萬兩。

畢竟都是物品,岑三娘算來算去,自己手裡也只有不到五千兩銀子。她想了想,寫信給隆州的劉伯二人,囑他們賣掉兩處田莊來長安。打算在京郊另置土地。想著和方家的合作正在進行中,將來每年還能得一成紅利,心裡漸漸踏實起來。

誰曾想元宵節前,滕王囑人送來了一萬兩銀票並遺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