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的處事風格與皇祖母很不同啊!宮人在母后的管理下要比在皇祖母那時幸福的多。”
蕭後嘆了一口氣說:“那也不一定。你皇祖母的時候宮裡的宮女少,就是管束的再緊,也不過就那些人。現在宮裡的宮女不知比那時候多了多少倍。可是你的父皇還是不滿足,近期決定讓下面的官員,每年都要在民間選美女補充後宮。說是宮裡經常換一些新鮮面孔可以保證後宮質量,增添活力。這樣,又不知有多少年少的女子,青春要埋葬在這後宮裡了。”
南陽公主說:“那母后何不說說父皇呢?”
蕭後說:“你父皇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嗎?他對他要做的事情是執著的可怕,誰的話都聽不進去的。乾爻的九五飛龍在天,就是現在你的父皇,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是再進一步到了九六就該亢龍有悔了,到了這一步就要盛極反衰了,你的父皇現在越來越有亢的趨勢了。我近來看黃老(黃帝和老子)之書,看易經》,一看到這些地方就忍不住合上書本嘆息。”
南陽公主笑道:“母后這話說的就太嚴重了吧!”
蕭後說:“老子有一句話說的好,‘治大國如烹小鮮’,講究的是無為而治,表面上不動功夫,實際上卻要用很多心思,處事需掌握火候。當年的漢文帝和漢景帝尊崇黃老,由他們打下了基礎,才有了後來的漢武盛世。可你父皇現在總想超越漢武帝,做事任性比漢武更勝,只怕這才打下的江山經不起那麼多的折騰。”
南陽公主說:“母后可以把這樣的想法說給父皇聽呀!他一向是敬重母后的。”
蕭後搖搖頭說:“可是他不喜(87book…提供下載)歡我過問政事,只要我一提這些,他就要我恪守自己的本分。”
第四章 母儀天下 第四十二節 侯夫人
兩人正在閒話,掌管西苑後宮的黃公公求見驚慌失措的朝這裡跑來,一見蕭後連忙跪拜行禮。蕭後問道:“有什麼事嗎?”
黃公公奏道:“啟稟娘娘,西苑出事了,挹翠亭的一位才人上吊自盡,因發現的晚,解救下來時已經死去。”蕭後大驚,自問管理後宮以來還是比較仁愛,較孤獨後在時寬厚,何至於弄出人命?想著忙命擺駕西苑,南陽覺得這事自己不便過問,便告退了。
路上蕭後問黃公公這位自盡宮女的情況,原來這死者不是普通的宮女,名叫侯巧文,出生於書香官宦之家,先祖原是北魏的文學近臣,父親院靖頗受北周武帝的信任,入隋後攜家隱居在宛城鄉曲,過著耕讀課子,與世無爭的恬淡生活。侯巧文自幼飽受薰陶,習得一手好字,詩文更佳。十七歲那年,西宛建成,當時徵選天下美女,侯巧文因才貌雙全,被選上才人,卻分配在槐陰深處的挹翠亭,管理數名宮女灑掃、烹茶。其實以侯才人的身份、姿貌、才情,完全可以與十六院夫人抗衡的,當初蕭後選夫人時,她自持才貌過人,不肯放下身段,賄賂鑽營而失去見蕭後的機會。後來西苑的才人也是可以定期選撥到十六院伺奉隋帝的,卻因不肯賄賂主持選撥工作的許廷輔,以至於次次落選。侯才人手下的宮女都勸她說:“光靠才貌是沒有用的,那也得見了皇上才能起作用。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作人何不稍微圓滑些,花些心思打通關節,才能有希望獲得皇帝的恩寵。”候才人卻不肯入俗流。比她低一級的宮女還可調換宮院取得見到皇上的機會,而她因為才人的身份只能定在挹翠亭中,甚至不能進入十六院窺覽。
蕭後來到挹翠亭,侯巧文的遺體靜靜地躺在地上,面容平靜,宛然若生。蕭後見她衣襟上繫了一個錦囊,命黃公公遞過來。開啟一看,裡面是一份金彩箋,上面用精緻的小楷寫著幾首詩:
“自感”詩三首
其一庭絕玉輦跡,芳草漸成窠;
隱隱聞蕭鼓,君恩何處多?
其二欲泣不成淚,悲來反強歌;
庭花方爛漫,無計奈春何?
其三春陽正無際,獨步意如何?
不聞閒花草,反承雨露多!
妝成詩
妝成多自恨,夢好卻成悲。
不及楊花意,春來到處飛。
春梅
砌雪無消日,卷審時自顰;
庭梅對我有憐處,先露枝頭一點春。
香消寒豔好,誰識是天真;
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
絕筆
懸帛朱樑上,肝腸如沸湯;
毅然就死地,從此歸冥鄉。
秘洞房仙卉,雕窗鎖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