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在西北幕府,有一條考核僉兵的鐵規,那就是一團僉兵負重若干,一日夜急行軍一百五十里以上無一人掉隊為優良,將士俱可受賞晉軍功。那些僉兵團帥自然不敢怠慢,這一條鐵規想靠臨時抱佛腳耍小聰明是怎麼也過不去的,必須靠平時磨練出來的功底。所以平時的操練行軍,至少有一半時間僉兵們都披掛著這種重甲,但重甲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往往一套重甲要被拆成了三份甚至四份,與輕甲一起搭配,畢竟甲冑的負重比較均衡,對操練做動作的影響不大,來得方便。不足的負重則透過在腰上、腿上縛鐵砂袋、鉛沙袋來補足。外人若是不察,往往誤以為西北幕府的僉兵人人都配發了步人重甲。
“據那些僉兵說,其實他們僉兵也不願意披掛重甲守城,若是南侵的蒙古遊騎突然攻上城頭,全身披掛著重甲,行動遲緩,那不是伸著脖子讓蒙古人砍嗎?若是別的什麼軍隊,以大量火炮攻城,雖然那些火炮奈何不了夯土包磚的堅固城牆(注:明、清時代,東西方的黑火yao火炮攻城威力還不夠),但鐵彈打進城來,真要打中了什麼人,不要說披掛重甲,就是有鐵葉大櫓盾擋著也不一定能活下來,披掛重甲更無必要了。要想不怕挨炮,早早躲進藏兵洞,等敵軍火炮稀疏了聽令上城,也沒重甲什麼事。”
其中一個下人僕傭還把從幾個僉兵那裡打聽到的訊息順口也說了出來。
幾個主事人面面相覷,他們沒有想到雄霸西北的平虜軍,向稱戰馬雄健武器精良,竟然是一支以輕甲為主的雄師勁旅。
其實,孫家送親隊伍的這幾位主事人並不清楚,平虜軍傾向進攻遠遠甚於防守,所以輕甲的傾向在整個平虜軍都是比較明顯的。即使是‘重甲騎士’也能較長時間的衝鋒陷陣而不需要頻繁換馬,而卷甲行軍,千里奔襲,長途迂迴,‘重甲騎士’一點也不會落在輕騎之後。
這幾位主事人更不知道,驛道上那些頻繁調動的僉兵是雷瑾‘索閱僉兵’大計中的一環。雷瑾要‘索閱僉兵’,當然不會僅僅只有將守備節度全部對調這一招。‘春操集練’這招把一個府的僉兵團進行跨府的東調西遣,就是雷瑾自己軍府中的精幹僚屬要想搞清楚某府某守備僉兵團現在的行蹤,都要查半天的軍令文牘,弄到頭暈眼花,何況是守備節度手下那幾個親信?官也弄走了,兵也弄走了,要‘索閱僉兵’,那就容易多了。兵嘛到了集練階段互相一比就知道了,至於守備節度,面對手下少則二三十個團帥,多則四五十個團帥,本來控制力就不是太強,雷瑾主要想查的是地方勢力對守備軍團的滲透程度以及以何種方式滲透。
但不管怎麼說吧,孫家送親隊伍的主事人,在瞭解了驛道上的僉兵與送親隊伍沒什麼利害關係,也不是雷瑾派遣來一路‘押送’的軍隊,大大地安心了不少,一路北行,轉而向西,終於平安無事的到達了平虜侯府。
雷瑾倒是早就吩咐了人騰空侯府的不少房子,以作安頓孫家送親隊伍的一干執事人員、下人僕傭之用。
但由於孫家送親隊伍人員眾多,武威附近,除了屬於雷氏各支的若干下莊堡寨的房舍都已經打掃乾淨,準備待客以外,又還在武威府城的城裡城外找了不少空閒房子,幷包下了府城的不少客棧。
而且從黃羊河的平虜侯府一路到武威府城,還建了若干野戰營寨,挑選了若干可臨時搭建駝城的場地,以作安置人員的萬一之用。
雷瑾又想著,這江南人,讓他們吃豬肉、牛肉可能還行,羊肉就是那一點腥羶氣也無的羊只,怕是也吃不習慣。
於是,一聲吩咐,早早地從四川調來了不少活豬圈養著備殺,也宰殺了不少豬放到儲冰的冰窖裡凍起來備用。正月二月的河西本來就很冷,本來就是不放冰窖裡凍著,大扇的豬肉放到屋頂上去吹一夜凜冽寒風,也盡能凍成冰塊一樣的凍豬肉。當然侯府自有侯府的講究,自己平時這麼吃吃也就罷了,招待客人未免就顯著隨意,放冰窖裡顯得更鄭重其事不是?
再一個就是把河西牧場、青海草原上牧養的豬給蒐羅一空,西北、塞外放牧多是馬、牛、羊、駝、驢等,但也有放牧的豬。這豬不是野豬,而是馴化的家豬在野外草原牧養而已,肉質比圈養的豬好出不知幾倍,因為向有漢人的官僚商賈好這一口,價格抬得比牛羊駝驢都高,除了信清真教的牧民之外,牧民放牧豬隻的也有不少,這一次也讓侯府買空了。
至於牛,是不用事先儲備的,西北的牧場裡多的是。
再一個就是菜蔬,西北現在這時候,菜蔬可沒有多少種,胡蘿蔔、大白菜、青蘿蔔、紅蘿蔔、白蘿蔔在地窖裡儲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