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拿一個五兩的足紋銀錠買幾匹松江棉布,若所買的棉布需付銀一兩四錢,布莊夥計收銀找零就是三兩六錢銀子。布莊夥計收銀先要用戥子(或者天平)稱量這個銀錠,看是否足兩;收一個五兩足紋銀錠需要找還三兩六錢銀子,但布莊裡並不總是正好有三個一兩的足稱足紋銀錁子,六小塊一錢足稱足紋的碎銀子,這時布莊夥計找零有兩個辦法:若是很相信買家,夥計便收進這個五兩銀錠,從店鋪的銀櫃中找出一塊散碎銀子,戥子稱量,這塊碎銀自然又不可能正好是三兩六錢,可能是三兩五、三兩四、三兩三或不足三兩等等等等,還得再稱上一塊較輕的碎銀,湊成接近三兩六錢的數目。先把這兩塊一大一小的碎銀,找還給買家,第二步將餘下不足的尾數,按當天市面上白銀與制錢的兌換比率折算成若干制錢,最後找還給買家。這已十分的麻煩,但這還是在夥計很相信買家人品的情形之下,相對而言比較方便的辦法。
如果夥計不大相信買家,或是布莊裡沒有散碎銀子,便要把買家這個五兩的銀錠,用夾元寶、銀錠的特殊工具“夾剪”,根據需要的大小,一夾為二。先看銀錠是否“灌鉛”(指外層包銀,裡邊灌鉛的假銀錠),驗明瞭真假,鑑定了成色,再把夾開的兩塊銀子分別稱重。這兩塊銀子輕重必然有些出入,不可能一塊正好一兩四,一塊正好三兩六,布莊夥計又得把相差之數,再折算制錢補足,找還給買家。
而那用來夾開元寶、銀錠的“夾剪”又不是很好用很方便的工具,一般要在銀樓、錢莊、爐房、金店、當鋪等銀錢業及大商鋪裡作過學徒,專門用慣夾剪的人才能使用,全靠一股巧勁。在外人看來,他們使用夾剪似乎異常靈巧,如需二錢銀子或五厘金子,往往一次就能剪下,甚至重量都不必增減。其實一般常人平時未經訓練,不掌握竅門,縱然有夾剪,也不會使用,冒然莽撞使用有可能會弄傷自己或摔一跤,可見使用銀子是多麼的麻煩不便。
實際上大眾黎庶日常使用的銀子,大部分都是大大小小已經剪碎的散碎銀塊。
市面上流通的銀塊,大大小小,分兩不同,收付之間,重量要精確計量到幾錢幾分,僅憑估計來精確判斷銀錠的重量及成色是不成的。一塊銀子,拿在手中,掂掂分量,即使是銀錢業的老夥計,也只能估計說個大概,很難一下說準分量是幾兩幾錢幾分。因而不但大小商號店鋪以及大小衙門要備有戥子或天平,即使一般人家,也要有個戳子,以備銀錢出入,隨時稱稱銀塊的分量。這戥子有兩、錢、分的區別,由於精確度遠比秤高,沒有用過戥子或不會用戥子秤量銀子的人,實在很多。
帝國士紳黎庶使用白銀,除了買賣交易之間要反覆稱重,要用笨拙的夾剪夾開元寶、銀錠,用整找零需要來回折算等等麻煩不便之外,還有—個銀子成色的問題也十分的麻煩。銀子有紋銀、雪花銀、細絲、松紋、足紋等名目,這是成色很高的銀子;成色差的銀錠則有搖絲、水絲、千絲、畫絲、吹絲、吸絲等名目。
不同成色的銀子價值自然不會相同。市面流通使用的銀子系各地自行澆鑄,成色千差萬別,一地不同一地,譬如把一個地方澆鑄的現銀拿到另外一個地方使用,要麼把銀子在使用地改鑄成當地通行的銀子成色,要麼寧願吃點虧按當地買賣商家鑑定的銀子成色結算交割(成色即銀子純度,含銀量的多少),這銀子成色的鑑定也是很複雜麻煩的事。
再有戥子、天平的標準,帝國各地也不完全一致,上下總有些少差別。一般,帝國戶部銀庫出納的標準平碼(天平),叫作“庫平”,另外還有‘漕平’‘關平’‘錢平’等等,各地則有“京平”、“川平”等等區分。實際上,庫平銀要比一般市平銀重,庫平的一兩,比市平的一兩一錢還要稍重一點。由於白銀還存在諸如成色的標準和重量的標準各地不一這等問題,所以實際使用中換算起來十分麻煩。
而從西洋傳入帝國的番銀因為標準劃一、大小適中,使用起來相對的要方便實用得多。帝國現今市面上流通使用較廣的西洋番銀是日斯巴尼亞(斯班尼亞)所鑄銀洋(銀元、銀圓)——俗稱“雙柱”錢,以銀為之,有大中小數種,其中大者,徑寸一分,重七錢七分,合帝國庫平七錢三分,成色在九成三以上;其小者,如徑四分強,重四分的小銀洋等多種。
西洋番銀方便實用,而且成色較高,重量、成色又較穩定,因而極受黎庶大眾商賈人等歡迎,市面價遠較其它銀元為高。
————————————
帝國之內的‘各路諸侯’以西洋番銀為樣版,興起鑄造銀元的一股小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