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者人脈多,竟找了八處條件相當的宅子來。青雲帶著杏兒坐馬車跑了一趟,覺得這八處宅子都不錯,交通便利,面積也不大,而且位於中低階官員集居的地帶,若是買下來出租,租金回報率一定很可觀。
牛輔仁又再報了兩處宅子來,則是位於外城較為安靜清幽的地帶、多讀書人聚居之所,難得的是離國子監也近。青雲想起劉謝考到舉人,就不得不為了生計而放棄科舉,實際上對士林圈子還是很嚮往的,便索性連這兩座以及之前的八座宅子都一併買了下來,除去內城的一處一進小院以及國子監附近的一處一進大院沒動外,其他全都轉手租了出去,沒幾天就有一半有了租客,行情十分看好。
等青雲忙完這些,重新回到宮裡時,太后與清江王兩處的調查結果都出來了。
太后那邊謝姑姑查到那位關姑娘是十七年前到齊王府的,正是齊王妃蔣氏孃家二嫂子關氏的孃家侄女兒。關氏孃家這一支人丁單薄,只有一個兄弟,還生了癆病,又因羅家的事,害怕受到牽連,一時受驚病情加重,沒多久就去了,留下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女兒。他妻子不願守節,丟下孩子跑了,關氏便將這侄女兒收養在身邊,為此一直受到婆家人的詬病。當年羅氏覆滅,蔣家也受了連累,雖然保住了性命,卻丟官去職,回鄉去了,而關氏卻不巧害了重病,想著自己恐怕是活不久的了,萬一死在回鄉路上,叫侄女兒怎麼辦?便讓奶孃抱著侄女兒去投奔齊王府,求齊王妃收留孩子。齊王妃當時已經入了佛堂,自顧不暇,但見女嬰可憐,便將人留下來了。
齊王妃幽居十幾年,身邊一直有這位關姑娘相伴,可說是為她排解了不少寂寞,因此很受她疼愛。只是這姑娘出身不高,父母都已亡故,族人又長年沒有聯絡,一直沒有好人家上門說親,齊王妃曾對宗室裡熟悉的妯娌揚言,說一定要為她尋門好親事,才能安下心來。
青雲聽完後,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大對勁兒,但一時又想不起來,便在那裡苦苦回憶。太后則對謝姑姑冷笑道:“這蔣氏也太裝模作樣了,若真的捨不得那姓關的丫頭受委屈,直接許給她兒子不就完了?兩個孩子年歲相當,也算是親戚,便是夠不上正室的格,做個側室也行,將來齊王世子襲了王爵,那丫頭也就是穩穩當當的側妃了,豈不是比嫁給小門小戶的強?她卻執意要將那丫頭外嫁,不知道的人,還當那丫頭有什麼不妥,連養母都看不上眼呢!”
謝姑姑附和道:“可不是麼?哪怕齊王妃看不上這關姑娘做媳婦,她離開佛堂已有三年之久,三年時間,足夠說一門合適的親事了。一直說不成,多半是因為齊王妃心太高,才會讓關姑娘這把年紀了也沒個著落!”
“年紀!”青雲渾身一震,她終於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了。
當日關蘊菁明明說她比自己還要小半歲,是在羅家出事後出生的。這調查報告裡頭,卻說她父親死在羅家出事前,因此她姑母關氏收留侄女一事不得婆家人諒解。這不是自相矛盾了麼?!
十八章 商議
青雲馬上將自己想到的疑點告訴了太后和謝姑姑,太后與謝姑姑兩人面面相覷,有些不敢置信。
太后說:“青兒,你確認沒有聽錯麼?那姓關的丫頭當真是如此說的?”
謝姑姑則道:“這些訊息都是叫最穩當不過的人去查的,萬不可能有假!”
青雲遲疑了,回想了一下,仍是堅持自己的說法:“關蘊菁確實是這麼說的。我記得她開始時,只說自己年紀比我小几個月,並沒有說具體的出生時間,是婉君閒談時說起自己覺得秋天景色最美,因此最愛秋天,關蘊菁就順口說了句,她最喜歡春夏之交時節,因為她就是在那時候出生的。母后想一想,比我晚一點,又是在春夏之交出生,不正好是比我小半歲嗎?當年這個時候,羅家早就覆滅好幾個月了,這跟謝姑姑打聽到的訊息根本對不上號呀!”
她心下暗想,關蘊菁的身份看來真有問題,不知大皇兄那邊查得怎麼樣。
太后想了想,覺得滋事體大,還是要查清楚的好,便讓謝姑姑再查。但再查的結果卻仍是如此,只不過是再多了些細節。根據第二回的調查報告,關姑娘還真是在春夏之交時出生的,但比青雲要大半歲,而不是小半歲。羅家出事時,她已經有四五個月大了。
青雲有些目瞪口呆了,這是怎麼回事?!
太后倒是放心了許多,笑道:“一定是這個姓關的丫頭弄錯了你的歲數,才會誤以為你比她年長半歲。想來宗室裡說起孩子的歲數,都是照虛歲來算的,她大概是聽說你剛過了生日,就以為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