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姜氏是死對頭麼?羅氏被廢,就是因為被當場抓住曾派孃家兄弟帶私兵追殺身懷有孕的姜氏,乃是謀害皇嗣的大罪。雖說當時生下來的二皇子早已去世,但皇后姜氏親生的兒子,居然會想到向廢后羅氏之子大皇子救助?
青雲知道的內情又更多一些,她知道楚王妃曾經借皇后的名義給大皇子送過毒湯。雖然這件事被皇帝查清楚了,但在大皇子心裡,皇后是曾經涉嫌暗殺他的人吧?太子更是佔據了他曾經想要坐的皇儲寶座,他能真心幫太子的忙?
事關自己的小命。青雲十分嚴肅慎重地問太子:“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你有把握大皇子會幫你?”
太子看了她一眼:“大皇兄對那張椅子早已經死心了,這些年他一直隱居在清涼臺下的清江園,終日醉心於文墨字畫,已經頗有些造詣。父皇曾經暗中帶孤去看過他兩回。他待孤態度很是平和。其實當年之事,他年紀尚小,不過是聽從廢后羅氏的擺佈而已,他本人倒是沒那個想法。”
青雲有些不信。很想反駁兩句,但想到自己目前的身份,又好象沒什麼立場。躊躇了一會兒。只能含糊地勸道:“如今不比平時,要是你出了事,皇上就只剩下他一個兒子了,藩王們又都靠不住,你確定他不會動心嗎?”
太子非常堅定地搖搖頭:“父皇當年有意保下大皇兄的性命,但為絕後患,已經將大皇兄的名字從玉牒上抹去。權當他已死了。更何況,羅家一個人也沒剩下,大皇兄又至今尚未娶正妻,朝中忠於父皇的臣子全都視羅家為敵,他身邊是一點助力都沒有,能動什麼心?如今想要造反的是宗室!既是宗室,誰不想坐那張椅子?若叫這些人知道大皇兄還活著,只會殺人滅口。大皇兄心裡明白得很,只有父皇平安,他才能平安。若將來……”他頓了頓,“孤繼位登基,也會繼續保他平安的,這也是父皇帶孤去見大皇兄的用意。”
這話說得也有些道理,但青雲還是有些不放心。大皇子也許沒想過要爭皇位,但他生母和外家都是死在這件事上的,他心裡對皇帝皇后和太子就真的一點怨恨也沒有嗎?至於宗室藩王爭到皇位後會殺他滅口,只要沒人說出他還活著的訊息,那些藩王殺誰去?他只要找個機會,帶著財物遠走外地隱居,別人就找不到他了。
不過太子似乎已經拿定了主意,她再勸也沒用,反而有可能引來他的反感。現在他還不知道她是他同胞親姐姐,只當是個遠房堂姐,還是來歷不大清楚的那種,卻要阻止他去找他的親哥,怎麼看都沒有說服力啊!
青雲閉了嘴,而老羅則很快地做了決定。他不象苗侍衛,在上位者已經拿定主意的情況下,他不會去勸阻,只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更何況,在場的人裡頭,只有他對大皇子的情況有些瞭解,還真有幾分相信太子的話。
他對太子道:“殿下既然信得過大皇子,去清涼臺也未必不是個好選擇。那裡也有御衛,而且足有三百人!都是皇上親自挑選出來的,再可靠不過。到時向大皇子借人,讓這三百御衛護送您進宮,想來那些謀逆之人也不敢輕易來犯了!”
原來如此!青雲與石明朗二人只覺得豁然開朗。大皇子是被皇帝圈禁在清涼臺的,守護他的三百御衛在忠誠度上自然很靠得住,這跟青雲莊園裡那二十來個人可不能比,有這三百人保護著,如果造反派還要來攻擊,那可就是紅果果的大戰了!
石明朗忙道:“從這後山出發向北,大約走四五里地就能到達西城江邊。凡是外地運往京城的木材,都是從這條江進城的,沿路貨船無數。我們只需悄悄兒租一條不大顯眼的船,就能混在貨船裡順流而下,直達清涼臺山腳的碼頭。”
老羅點點頭:“從碼頭去清江園,也就是二三里的路程罷了,方便得很。那裡人來人往的,只要掩飾行藏,追兵想要找到我們也不容易。”
太子看了看他們,原本緊繃的小臉似乎稍稍放鬆了些,眉間隱隱透出喜色:“到了清江園,找到大皇兄,孤還有一個想法。靠那三百御衛守護著進城,固然穩妥,卻也暴露了這三百人的存在,萬一有人疑心到大皇兄身上,就不好了。也有違父皇希望大皇兄不在世人面前露面的初衷,因此,若不到萬不得已,孤不打算借這三百人。孤想的是。清江園與宮裡向來有暗中的聯絡通道,憑清江園的令牌,我們可以暗中從清涼臺附近的城門進入京城,再沿水路坐船進入皇城。外頭的追兵如何能知曉?進了皇城後,事情就好辦了。”
青雲頓時眼中一亮:“是了!皇宮前些日子才發生過大火,想要修復房屋的話,自然免不了運送木材進宮的!找這麼一艘裝滿了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