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輕鬆,等我去跟太后娘娘說一聲,她想必是會答應的。等到了人家家裡,我只管裝啞巴就是了。兩家王府固然有自己的想法,我卻未必要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橫豎我該吃的吃,該樂的樂,若是他們真能哄得我高興,那到時候再說。”
老太妃忍不住笑了:“正該如此。齊王府的宴席,那蔣氏必是要顯擺一番的。平郡王府又有求你的地方。你去了只管享用就是。”
青雲笑眯了眼,心中卻想到,平郡王府且放一邊,她得多用些心思去觀察齊王妃。齊王妃向太后推薦了四家姑娘,結果四家都不給她臉,三家是找藉口不進宮,一個進了宮卻看不上清江王,反而打起了送女入宮為妃的主意。由此可見,齊王妃開口推薦前,根本就沒有與這四家人達成默契,那她為什麼要推薦呢?這樣做又對她插手清江王的婚事有什麼幫助?青雲相信,她一定有後手。這次壽宴說不定能見到齊王妃屬意的清江王妃人選呢。
老太妃並不知道青雲心裡的想法,反而覺得她同意了自己的計劃,等於變相答應了將來會幫忙在太后與皇帝面前說項,那自己要過繼嗣子的想法就一定能成功。老太妃心頭大石盡去,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十分熱情地堅持要青雲留下來用晚飯。
溫郡王府沉寂多年,老太妃安排的晚飯並不算豐盛,但青雲吃得挺香。老太妃年紀大了,從世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起,到嫁入郡王府第,經歷過溫郡王府最風光顯赫的時期,也見識過人情冷暖,世事百態,是位有故事的老人。青雲素來不遵守那食不言的規矩,一頓飯就著老太妃敘述的往事,倒也吃得香甜,老太妃心裡高興,也多吃了半碗飯,樂得身旁侍候的幾個老奴都高興得眯了眼。
吃過晚飯,天色已經不早了。青雲素來不在溫郡王府過夜,溫郡王府裡也沒有她的房間,她覺得要是讓王府的人臨時將廂房收拾出來,也太麻煩了,便主動說要回宮去。老太妃循例挽留兩句,就由得她去了。
青雲出了王府大門,發現宮門下鑰的時間已經快到了,趕緊催著車伕提高了速度。在車廂裡,她還想到,若是真的幫溫郡王老太妃去了那兩家王府的宴席,將來類似的宴請只怕不會少了,而京城裡的人也會開始留意她的行蹤,進而發現她頂著溫郡王府千金的名頭,卻從不在溫郡王府過夜,那豈不是明白叫人懷疑?
而她如果時常與人應酬,那過後要再回宮就不大方便。先帝在時,常常會在晚間召人進宮,每次都有心腹的御衛拿著通行金牌領路,宮禁比較松。但皇帝繼位後,因著後宮裡的妃嬪年紀都還輕,而皇帝也一年一年大了,為了避免閒話,不但下令所有先帝嬪妃都搬進慈寧宮附屬宮室裡陪太后,還天一黑就將後宮與皇帝寢宮之間的通道關門上鎖,不許閒雜人等來往,也不許任何人在宮門下鑰後再進出宮闈,竟比先帝時嚴格了十倍。但拜這項嚴令所賜,皇帝小小年紀就有賢德名聲傳出,規矩嚴一些也有好處。
青雲不想打破弟弟立下的規矩,不由得開始想,是不是應該在京城裡頭買個小宅子給自己。最好是在離溫郡王府近的地方,將來要作戲也方便。
她開始在心裡盤算著這幾年積攢下的銀子數量,又計劃著過幾日就叫李進寶去尋牛輔仁去打聽,忽然聽到有馬蹄聲靠近了,竟是急速衝她的馬車奔來的,立刻起了警惕之心。
但接下來她就鬆了口氣,因為她的護衛在車外頭向來人打了聲招呼:“石侍衛。”她掀起車簾,發現果然是石明朗,有些疑惑地問:“你怎麼來了?”
石明朗控制著韁繩,靈活地調轉馬頭,與馬車齊平前進,然後衝青雲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太后見縣主一直沒回宮,正擔心呢,我就自告奮勇過來接人了!”
第六章 羅漢
青雲心中有些不以為然,溫郡王府離皇城很近,她都快到宮門了,還用得著別人來接嗎?再說,她身邊又不是沒有護衛,因為皇帝與太后關心她的人身安全問題,連她的馬車伕都是身手高強的退役老兵呢,更別說莊園裡護衛司的人已經換了一半,又擴充了一倍。
不過她沒有多說什麼。她已經習慣了御衛們的拱衛,石明朗又是常見的。除了當年隨楚郡王進京,以及從京郊逃往清江園那兩回外,這三年裡,她出門但凡要用上御衛的,十次裡頭就有八次有石明朗的份,對她而言早就不新鮮了。
她十分隨意地點點頭:“那就辛苦了,咱們出發吧。快到宮門下鑰的時間了,得趕緊些。”說著就要放下車簾。
石明朗連忙道:“縣主,您明日過生日了吧?我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希望您能喜歡。”說著就從衣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