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道:“是呀,聽說皇上已經把京城的兵權都交給親信大將了,朝廷的實權也是掌握在忠心的老臣手裡,那些企圖謀逆的人做得再多,也不過是白費勁兒!如今只要等他們露出馬腳來,就能將人一網打盡了!”
是嗎?事情真的能這麼容易解決?青雲總覺得他們的話有種不大真實的感覺。如果這麼容易就能搞掂那些藩王,那皇帝又是遷太子出宮,又是調離少壯派保皇黨。也未免太麻煩了些。就象淮王當年謀逆,沒有明證也一樣全家被軟禁在京城裡,直到查出證據再正式治罪。皇帝如果真有把握,為什麼不用同樣的辦法先軟禁了楚王與湘王兩家人再說?
劉謝似乎沒想這麼多,反而鬆了口氣般,對曹i明笑道:“如今我總算能安下心了。自打在海城聽了周大人打探到的訊息後,我這心裡就一直七上八下的。什麼藩王謀逆、爭奪皇位之類的,聽著實在嚇人!又擔心真的出了事,周大人會受連累,我也沒有好日子過了。沒想到。皇上其實是智珠在握,什麼魑魅魍魎都不怕,我皇聖明哪!”放鬆之後。他又摸了摸肚子:“今兒午飯吃得早,我真是餓壞了,青丫頭,晚飯什麼時候能好?咱們留曹哥兒一起吃飯吧。”
青雲笑著說:“因為剛來,雖然有米有面,但這麼晚了集市上也不知還有沒有菜賣,所以我也不想現做晚飯了,叫人上外頭的館子裡叫了幾個菜打包回來。已經熱好了,就等你們回來呢。乾爹先去洗手,馬上就能開飯了!”
劉謝大喜。高高興興地找張廚子要水洗手去了。青雲留在原地看了曹i明一眼,欲言又止。
曹i明微微一笑:“姜妹妹是不是覺得,喬龔兩位大人說的話太輕巧了。倒象是在安咱們的心似的?若皇上果真有這麼大的把握能制住心懷異志的藩王,又何必先遷太子出皇城,又調離眾多親信官員呢?如此大費周張,倒象是皇上本身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因此要先將一些人送走,好保全他們似的。”
青雲有些驚喜,沒想到他能看透自己的想法,連忙點點頭:“我就是這麼想的!皇上也許已經有了對付那些藩王的辦法,但應該沒那麼輕鬆才對。”
曹i明笑道:“興許吧,但兩位大人既然已經發了話,想必早有計劃應對,我們又何必再多嘴多舌呢?我問過劉大人,我們去之前他與周大人都在兩位大人面前說了些什麼?結果他道,原本他們只見到了龔知府,是周大人主動提起喬大人也在這裡,喬大人才從隔間裡頭出來見他們的。周大人還向他們問起京中之事,兩位大人大概是見他們已經察覺到異樣,方才主動說明事情真相,有些象是在安撫他們,讓他們不再莽撞地四處打聽。”
青雲明白了:“原來如此,是怕我們糊里糊塗地到處找人打聽,一不小心就洩露了風聲吧?”
曹i明點點頭:“兩位大人仔細問過周大人,他是如何打聽到這些事的,周大人都直說了,兩位大人便傳了我過去,是想讓我說出當日在海城都是找了什麼人打聽藥材的事,大概是沒想到當初會留下這樣明顯的破綻,因此打算亡羊補牢吧?總之,我們也是因緣際會,換作別人,未必能這麼巧,剛好找到知情的人探聽到宮中最近多采買了些什麼樣的藥。”
青雲猶豫了一下:“這麼說……我們以後就不必再管這件事了?”
曹i明笑著點頭:“不必再管了,自有更能幹的人去管。咱們只要做好自己要做的事,靜待結果就好。”
青雲想了想,笑了:“快去吃飯吧?到飯館裡點菜的是張廚子,他說他專門點了些本地有名的特產,都是他從沒吃過的,我有些好奇會是什麼樣的味道。”
曹i明笑了,隨她一起向正屋的方向走去。
龔喬二人的安撫似乎很見成效,無論是周康還是劉謝,都安下心來接手了錦東府衙的工作。
周康是通判,但錦東府衙裡有三位通判,地位同等,只是職權不同,他是負責管糧的那一個。由於錦東府的增設本就是為了給朝廷開一個新糧倉,因此在糧食上頭最為重視。周康到任前,這方面的工作都是知府兼顧的,如今周康接過大任,立刻就忙翻了。別說京城裡的皇位之爭了,他連自己的一日三餐都顧不上!又因為知府龔樂林一再對他說,只要讓錦東府生產出足夠的糧食,就等於是為皇上解決了心頭大患,相反,要是沒把這件事辦好。皇上就會很苦惱,周康聽完後就象打了雞血似的,差點兒沒哭著喊著要拼盡全力以報君恩了!
劉謝身為府經歷,管的是出納文書等事,他在這種事務上頭是辦慣了的。雖然是新來乍到,卻沒幾日就把賬都理順了,各種文書也都整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