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聲響。遠近數十里的寺廟人家聽聞鼓聲,也皆為之震動,聞者莫不肅然呆立,凝神靜聽,如痴如醉。
凌昊天擊了半個時辰,才在一陣急鼓之後,畫然而止。他全身已為汗水溼透,閉目調息,眼前似乎看見了鳳冠霞披,花燭高照。
他從臺階步下鼓樓,只覺雙腿痠軟,心痛如椎。他長嘆一聲,走回單房。寺中眾僧紛紛相詢擊鼓者誰,靈葦告知乃是凌昊天,各人無不驚歎拜服。
那夜凌昊天無法入眠,痴望窗外明月,腦中一片渾然。寅時天尚未亮,少林僧眾已開始鳴鐘。凌昊天一日未食,一夜未眠,恍惚來到東廊,見一高瘦老僧一手持鍾繩,一手成掌豎於胸前,敲一聲鍾,口中念唱一句“叩鐘偈”: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洪鐘初扣,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
上祝當今皇帝,大統乾坤;下資文武百官,高增福慧。
三界四生之內,各免輪迴;九幽十類之中,悉離苦海。
五風十雨,免遭饑饉之年;南畝東郊,俱瞻堯舜之日。
干戈永息,甲馬休徵,陣敗傷亡,俱生淨土。
飛禽走獸,羅網不逢,浪子孤商,早還鄉井。
無邊世界,地久天長。遠近檀那,增延福壽。
三門鎮靖,佛法常興。土地龍神,安僧護法。
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歷代先亡,同登彼岸!
他聽到“浪子孤商,早還鄉井”兩句時,心神動搖,忍不住伏地大哭。
當日他來到清聖方丈的丈室,請求方丈為他剃度。
清聖閉目思慮一陣,說道:“凌三公子,老衲昨夜聽聞你的鼓聲,覺你慧根深重,佛緣深厚。然你心底情義二字根深蒂固,乃是性情中人,老衲以為你不適宜出家。江湖上大有可為之事,還待你去成就。”
凌昊天默然自思,覺清聖所言不錯,便向方丈拜別,獨自離開了少林寺。
您若喜歡本書,請點選此處將本書‘放入書架’,多謝!
第五部 海外奇遇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 鮮船難
凌昊天大鬧正派大會、在少林擊鼓震懾一寺僧人的種種事蹟,很快就傳遍了武林。趙觀聽聞之時,人已在北京城中。他聞言怔然,心想:“小三心中悲愴,發而為鼓,竟能震撼如此。但盼他不要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才好!”
他想起在虎山時聽說凌家兄弟的婚期定在十月十八,此時已是九月下旬,想來凌昊天始終沒有敢回去面對寶安。又想:“文綽約追上去找小三兒,不知後來如何了?她對小三一片痴心,這回追上去是打定主意要跟了小三兒了。就怕小三忘不了寶安妹妹,不得不拒絕文姑娘的情意。”
卻說那時趙觀和陳家姊妹、文綽約等赴虎山助拳,在虎嘯山莊留了一夜,陳家姊妹因掛念關中老家的情況,次日便向凌雙飛等告別,趕回關中。趙觀與陳氏姊妹一同離去,直送她們到濟寧才分手。陳如真依依不捨,騎著黑馬離去時還不斷回頭,直到看不到趙觀的身影才止。
趙觀雖也有些捨不得陳如真,但他心中卻記掛著另一件要事。他當時聽段正平訴說凌昊天與彎刀三雄對敵之事,立時猜想這三人便是曾上幽微谷查詢百花門人的敵人之一。他一離開虎山,便即廣令百花門人搜尋餘下二人的蹤跡,並寫了封密信回青幫總舵,請趙幫主傳令各地青幫兄弟代為留意。百花門與青幫的眼線何等廣密,數日後便有人傳訊回來,說見到兩個身穿錦衣、佩帶彎刀的人匆匆趕往北京城。又過兩日,百花門人已查出了他們的來歷:這二人名叫聶無顯和蘇無遮,都是皇族子弟,在御前擔任錦衣侍衛已有數十年的資歷。
趙觀得訊之後,心中驚疑不定:“北京城和蘇州相隔千里,難道來情風館下手的真是從京城派出來的侍衛?誰能遣得動這些人?娘又怎會和京城的人結仇?”又想:“這些侍衛平日只在皇宮內院中出入,難怪十多年來半點蹤跡也尋不到!”心想機不可失,立即帶了蕭玫瑰、小菊、白蘭兒、舒堇、丁香等百花門人北上京城。
一行人匆匆北行,來到天津城外,卻見一隊青幫兄弟已在城外等候,言道丙武壇主年大偉聽說江壇主北來,特令手下在城外守候迎接,一定要替趙觀接風洗塵云云。趙觀推辭不得,又見姊妹路上奔波辛苦,心想此地離京城已近,原該停下好好盤算入京後的策略,便帶了眾女同去年家作客。
年大偉自從上回被趙觀整了之後,便對這江壇主敬畏交加,之後聽聞他在武丈原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