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2 / 4)

小說:太平裂碑記 作者:九十八度

道:「崔公所指,是舅父引薦的天竺沙門嗎?」

崔浩道:「微臣不敢妄論,但佛法虛誕,教人棄絕禮義,自認為能修得無量之智,又宣揚『寂滅為樂』的歪理,語無倫次!此等詭誕之神,只會混亂綱常,使教化不行!甚至如今還以沙門為太子師,微臣不得不為國祚憂!」

拓跋晃聽了更是氣惱,幾度欲開口辯解,但都被拓跋齊暗中制止住了。只見拓跋燾聽得連連點頭,道:「天師之言,令朕如醒!朕知道該怎麼做了!」

拓跋燾回宮之後,便下令秘書監將國內佛教典籍悉行焚盡,且命崔浩執行此事。

崔浩領了命,當即派出各部衛士,查抄各廟宇及民宅,搜出許多典籍,聚集於平城西門外,一把大火燒了各國所譯之佛典,不少沙門為了搶救典籍,衝上前與衛士扭打,甚至投身入火,場面至為慘烈。而坐在高處監視執行這一切的崔浩,俊美的臉上只是一片淡然,全無不忍之色。

身在平城觀內的寇謙之坐立不安,城外焚燒典籍的黑煙蔽日,沙門的驚駭狂呼也隱約傳入觀中,寇謙之卻苦等不著師父龍陽君的指示,只能在觀內憂心地不斷來回踱步。

身為修道之人,寇謙之自知任務便是利用人君的權勢穩固道教地位。但是傷害他教,卻非寇謙之所願,想不到正因北涼沙門受器重,崔浩便利用道教,藉機剷除將來可能威脅他的政敵,使局面隱隱失控。寇謙之不敢與崔浩的權勢相抗,但該怎麼應付,師父龍陽君全然未加以指點,這是之前從未有的狀況,難道通明宮竟要坐視滅教的殘忍之事發生嗎?

近來通明宮裡所傳下來的種種主張,都與以往大不相同,令寇謙之更是心慌意亂,不知所措。

寇謙之終於無法忍受,便下令備車,往西門疾駛而去。

來到西門,只見士兵及民眾全圍在城門旁,密壓壓的人群中,可以見到中央的廣場上,烈焰沖天,巨大的火炬中,堆積如山的典籍、帛冊已被燒燬,一車一車的佛典還繼續被往火堆內拋去。

許多沙門們激動哭嚎,或撲倒在地,或跪著捶地痛哭。現場還隱隱聞得到一股奇異的焦味。

寇謙之心中更感不祥,急下了車,親自推開人群,往內奔去,擠至前方,果然看見火堆之旁,已有數具焦屍,竟都是為了搶救典籍而引火燒身的沙門。

前方高臺上,崔浩款搖羽扇,面無表情地看著。

眼見最後一車的佛典就要被推入火中,一名年幼的小沙門奔上前,擋在火堆與典籍中,叫道:「勿毀經典,勿造此大業啊!」

衛士們卻不留情地將他朝火堆中一推,喝道:「讓開!」

那沙門被一推,便踉蹌跌往火堆之中,寇謙之見狀一急,竟忘情地箭步上前,抱住那小沙門在地上滾了幾滾,撲滅他身上之火。那小沙門見典籍又全被燒了,不禁大哭。

衛士喝道:「何人大膽包天,竟敢救忤旨的刁民!」

寇謙之身上雖有些被火所燒的狼狽態,但他畢竟權勢極高,站定望向衛士,神情不怒自威,沉聲道:「我乃國師!萬歲只下旨焚燒釋典,並未下令傷人!你們竟敢冒稱聖旨,該當何罪!?」

眾衛士一見到竟是國師親自出面,當場都嚇得不敢出聲,高臺之上的崔浩顯得也有些意外,便親自走下了臺,儀態優美地對寇謙之略行禮,道:

「國師言重了!」

寇謙之望著他走下來的丰采,崔浩出塵的儀態,此時不知為何竟顯得非常諷刺。

崔浩道:「萬歲命浩行事,何敢勞動國師親自來此監督?虛誕妖書已焚盡,想必天師會十分滿意吧?」

寇謙之心中激動,道:「司徒大人,這……這是何必!萬歲對您言聽計從,您的地位無人能動分毫,為何……為何要如此不留情面?」

崔浩微笑道:「國師說哪裡話來?臣浩只是奉命行事,非與釋教有任何恩怨。何況驅逐胡神,能令道門更加顯赫,國師應該高興才是呀!」

寇謙之明知這是託辭,卻不知該如何反駁,只能憤怒地說道:「但是你令無辜之人投火焚身,妄害人命,這又是什麼道理?」

崔浩看那熊熊燃燒的火堆一眼,眼中露出陰沉殘忍的冷笑。

崔浩道:「國師,既然釋教常雲苦空無常,又何必執著於文字?執著於生死?那些引火自焚的沙門,想必是已觀透奧義,正所謂求仁得仁,您也不必過憂!」

寇謙之忍不住道:「萬教皆有其義,貧道不敢妄論釋教得失。但引帝王之權,擅行殺決,這絕非正道所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