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1 / 4)

小說:太平裂碑記 作者:九十八度

拓跋燾劍眉一揚,傲然道:「這會有什麼詭詐?難道陸卿不願與朕千秋萬歲?」

「不,而是這……」陸寄風已不知該說什麼了。

拓跋燾道:「國師教朕持誦誡、建香火,並依法齋煉,假以時日則長生可克!道法自然,人能與天地同壽,有什麼可怪的?」說著,拓跋燾拍著陸寄風的背,笑道:「這世上從此只有朕與愛卿能得長生,造化雖異,而殊途同歸,今後朕不只掌握人間至權,還能與天地同壽,成為真正的萬歲!陸卿應為朕歡喜才是呀!哈哈哈哈……」

在拓跋燾的笑聲中,陸寄風百思不解。拓跋燾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出乎陸寄風的預料,但陸寄風很清楚:拓跋燾絕不會告訴他自己究竟得了什麼機緣,追問也無益,因此陸寄風只能忍耐著繼續待在魏廷,找機會一探究竟。

魏國已征服北涼,朝廷留在北涼國內繼續討平餘孽,並重置官銜,以及遷徙數萬戶至平城,這一路又不知是多少人家的離鄉背井,生離死別。

回到平城之後,拓跋燾首要之務竟不是處理政務,而是前往天壇,只帶了少數近臣,齋戒沐浴之後,才畢恭畢敬地驅駕前去天師道場。原來拓跋燾此次滅涼,據稱是得到天師的法力所庇佑,才能不戰而勝。而戰事如此順利,怎不讓拓跋燾對天師的威力更加信服?因此,御駕東返之後,拓跋燾便急急趕往天師道場,向天師稟報這次的大捷。

道場之上雲煙繚繞,拓跋燾與群臣跪拜在壇下,靜心祈待國師傳達仙意。天壇空曠高遠,冷風白雲飄過身側,如接天地。

寇謙之與拓跋燾等君臣依尊卑序位已定,寇謙之才稟道:「天師授書予臣,告曰: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靜輪天宮之法,開古以來未之有也!應登受符書,以彰聖德。」

拓跋燾大喜,道:「天師不但佑朕先得西域十六國歸順,更將涼州賜予朕,有天師的加持,宋已如朕囊中之物!朕一定依天命而行,登壇受籙,永為道教真君!」

拓跋齊顯然一臉無法接受這種說法,但也不能當眾指責拓跋燾,只得隱忍。隨侍在側的太子拓跋晃卻忍不住開口道:

「聖上召撫西域諸國,是由於陸寄風陸將軍宣揚國威於遠域;滅北涼,是由於崔司徒及眾將士謀略武功,與神意何涉!」

拓跋燾臉色一沉,正欲動怒,不料崔浩卻道:「太子年幼,思慮淺短,因此只見到表象。事實上皇上能一統北方,確實是天師的庇佑!臣竊觀天文,見日德籠罩天下,太白在西,主恩刑行於西方,就是天師的通天神能,令天象變異之故也!」

陸寄風聽得傻眼,沒想到崔浩這樣有智慧的人,竟會說出這等奇怪的話。但拓跋燾聽了卻很受用。

太子拓跋晃忍不住反駁道:「司徒大人,儒教以德治天下,敬鬼神而遠之,司徒大人應以治國之道事主,為何竟說出如此妖讖之語?」

拓跋齊見拓跋燾隱隱有怒色,忙打圓場道:「聖上順天應人,本應得天所佑,這又有何可怪?」

拓跋燾這才臉色稍平,笑著站起身,望向遠方一座高塔,只見那高塔高逾百丈,幾乎接至天際,極為壯觀。拓跋燾指著那座極高的廟塔,對寇謙之笑道:

「國師您看,天師要朕在靜輪宮受籙登基,朕必然加派人手,就算傾國之力,也要儘快完工!」

陸寄風這才恍然,原來自己神智不清之時所闖的高樓,便是興建中的靜輪宮!陸寄風略一沉思,更想通拓跋燾為何知道了這麼多,這絕對是靜輪宮中那位一出手就差點把陸寄風給打死的神秘人物的指點!

藏身於靜輪宮裡的那人,難道竟會是通明真人司空無嗎?除了他以外,又有誰敢說自己能為通天,甚至敢於指點帝王長生之術?

寇謙之道:「但是……天師認為時機未至,就算萬歲派再多的人力,也是無法完工的!」

拓跋燾一愣,不由得大吃一驚,心急地問道:「朕已傾國之力興建靜輪宮,靜心澄意,以求受籙書、接天命,為何天師仍不滿呢?」

寇謙之神情略顯為難,竟有些結巴了起來,不敢直接回答,道:「貧道不敢妄加揣測天師之意!」

一旁的崔浩接話道:「啟稟萬歲,從前宗族昏聵無知之徒,妄以仙后為神,以為魏國之基都是由於仙后庇佑。之前已假傳仙后之意,引來妖僧曇無讖,曇無讖滅後,宗室竟又意圖引其殘黨,甚至做為太子之師,想藉太子之力使仙后殘餘勢力再茁壯,此乃國家之憂!胡神一日在朝中,天師一日不得引聖上接天神,難怪天師不欲令靜輪宮功成了!」

拓跋燾急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