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遑論,此事本就傳於坊間巷裡,而若論起這天下之間最堵不住之物,多少還要歸屬這天下眾人的悠悠之口。流言之禍,若及天下,可動朝野,流言之禍,亦可酷烈如斯!
坊間的一出大戲每日還在敲鑼打鼓著熱熱鬧鬧的排上一場又一場。一出,一曲已成了坊間之人口中最常見的談資。
而偏偏在這個時候,軍需短缺一事的傳聞又來得轟轟烈烈,聽來有理有據,一板一眼的有理,那些從邊疆上退休的老將士口中說來的,此事可還有假?至此,這坊間的流言一時之間終於到達了一個不可遏止的頂峰,屢禁而終究不止。
天下眾口悠悠,更是從何堵起?
天下蜚語,莫非流於朝野之外,而動於朝野上下!
……
第45章
長安城中諸人的談資一年也不過一二之數;此次軍餉被貪一案一時之間更是鬧得人盡皆知;說是滿城風雨也不為過;更叫人頭疼的;卻要數江湖上的一番風雲;朝廷管不到江湖中人的頭上;江湖官場可以算是兩不相交,互不插足,這是百年來便有的規矩,然而,這些個江湖中人,一個個仗著幾分俠氣;每次大凡扯到一些朝中大義的方面;鬧得最兇除了一竿子憑著口舌之利的文人,便是這些所謂的江湖中人,正比如此次的軍餉被貪一案。
皇帝自即位以來,那些個江湖中人已經鬧過不下幾回了,回回都叫他頭疼,更是鬧心,到底是個年紀不算大的年輕帝王,心裡自然容不得一些草莽之人在他頭上指手畫腳,也該是時候找人好生整治一番這些江湖中人,讓他們多收斂些了,江湖中人行事多憑俠氣,少有幾個頭腦精明的,更何況總有著這麼一股勢力壓在他一人皇權的頭上,總讓他覺得有些寢食難安。推選武盟之事自然已經有人替他去做了,但卻不是短時便能成就的大事,他還必須多做些其他的打算才是,比如……諸葛正我的神捕司。
一方面,皇帝開始動著腦筋要整治一番這些個江湖中人,而另一方面,對於此次軍餉被貪一案,他也是惱怒非常,軍餉一向是朝中嚴查貪汙之事的重區,膽敢如此有恃無恐的把腦子動到這上面的人,李昶那廝真當他這皇帝的眼睛是白長的嗎?插足軍餉一事,又有這般的膽量之人,李昶當屬首選,更何況,長安城裡的那出大戲方方唱罷,向來最愛聽戲的這廝卻是死活窩在府中已經許久未曾出門了。到了這種時候,才知道把自己的頭縮回去,卻是說什麼也都晚了。
當然,僅憑李昶一人,當然不可能直接把腦子動到軍餉這上面去,背後定然還會有一個推波助瀾之人,只是這波推得太巧,太妙,以至於少有人能注意到這背後可能得益十之一二之人,而一到事發,卻索性將自己推得乾乾淨淨,半分也不帶牽扯。
皇帝緩緩磨廝著自己手上奏摺的封皮,說道,“李昶那廝當真如此說了?”
負責上報此事的王公公垂頭立在殿下,道,“李侍郎說過是傅大人於他提起邊疆打了大勝仗,大抵應該快要商談議和之事,大批的軍餉運過去,好像也沒個著落,所以不如……”
左相晚年辭官一事也確實多讓他覺得有些措手不及,左相年邁,他早已知曉,而此番猝然辭官,便是他這個皇帝也有些應付不下來,而左相一脈又實在不能就此沒落,放任九王爺一派一支獨大,故而,未做太過思量之下,便提了左相的女婿傅宗書上位,此事他若是並非故意為之也就罷了,若是真有這般的心機,將軍餉之事透露於李昶來聽,只怕此人要遠不如他表面上瞧著的那般簡單,日後還是要多做些防備才是。
仔細看過這些天終於呈上來的奏摺,和多被李昶那廝從兵部扣下的軍情來報的公文,皇帝冷笑一聲,便道,“去慈安殿。”
說來,對於李昶先前的行事,他大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衝著太后的面子,實在不好太過深究,然而,此事牽扯實在過大,若不嚴懲,當天下人的眼睛都是眼瞎的嗎?最起碼……也該是個剮足之刑。
“此事固然阿昶的不是,只是……”聽聞此事,太后卻只能嘆道,“不過如此,那你便忍心讓你的族弟真正身受那剮足之刑嗎?”
皇帝冷聲道,“平常之人若犯此事,我固然定斬不赦,李昶犯下此重罪,只受剮足之行,天下之人中也定然會有所不服,母后還應該慶幸於,他現在暫時還死不了。”
太后終於嘆道,“阿昶畢竟是你表親。”
皇帝皺眉道,“母后日後最好還是莫要再人前說起此事,王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而作為皇親,李昶貪汙軍銀,本意是罪惡不赦,母后此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