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之超級戰神》
作者:獄血魔神
網遊之超級戰神 作品相關
秦!
“秦”這個字眼,總是能勾起人們最強烈的感情。每當提起它,憤怒、讚歎、敬畏會一起湧出。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王朝,秦一直以來被後世視作問題王朝。
這個在東周初期仍絲毫不起眼的西部附庸國,憑著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從一卑微的藩屬逐漸成長為一方霸主,又經過一次次主動的或被動的學習,一次次成功的或不成功的出擊,進而成為實力最強、制度最先進的諸侯國。在一番大規模地外交和戰爭之後,秦國最終成功地統一了整個華夏文明區域,將中國歷史帶入新的階段。
從戰爭中一路走來的秦人對自身的制度和文化有強烈的優越感,然而卻沒有意識到其中蘊含著毀滅的種子。這不能怪他們,幾百年不間斷的戰爭讓秦人成為戰爭大師,他們善於在戰爭中求生,卻不知如何維持和平。勝利助長了他們的驕傲,他們頤指氣使地對待戰爭中的失敗者及其文化。於是,各諸侯國的王室後裔成了平民,諸子百家只剩下了法家一家。公元前221年以後的十幾年裡,華夏兒女生活在灰色的、高壓的狀態下。他們毫無樂趣可言,辛勤勞作以滿足君王的各種欲求,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內容,稍不留神就觸犯法律,招來的是官府的嚴懲。痛苦不堪的處境使被秦人蔑視的黔首們選擇了起義。大澤鄉的那個雨夜揭開了秦國滅亡的序曲,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的統治被推翻。
十五年短暫的統治深深地傷害了中國民族的感情,以至於秦成了暴虐統治的代名詞。到了漢朝,好不容易才喘過氣來的智識階層開始不遺餘力地對秦朝進行口誅筆伐,有的人甚至想抹殺它在歷史上的存在。敵視秦的做法被一代代儒家王朝傳承了下來,秦一直被刻意地塑造成了反面的典型。於是秦的祖先被打扮成了文化落後的西戎,秦始皇嬴政被虛構成呂不韋別有用心生出的兒子……。這樣的醜化在歷史上數不勝數,連以尊重史實名稱於世的司馬遷都無法分辨。在醜化秦的同時,後世的王朝幾乎忘了,它們所沿用的典章制度大部分都來源於秦。直至今日,秦留下的中央集權政治結構仍在我們的政治生活中穩定地發揮著作用。
面對秦在歷史上的巨大貢獻和罪過,曾經有很長一個時期,我們明知無法逃避可又不想承認。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直到今天,我們才意識到我們曾經努力反對的,卻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當我們蒼茫四顧,失望於人們頭腦中有太多的虛偽、怯懦、世故圓滑,卻忘了兩千多年前的秦人正是以我們所羨慕的方式在思考和行動著。有人說我們的文化中缺乏鐵與鈣,其實原本是有的,只是後來流失了。
那些快要失憶的精神元素曾是我們祖先的一部分,拂去史書上的厚厚的灰塵,秦人的形象原本光彩照人。下面是一些最為典型的秦國元素,對應著的是一幕幕真實的歷史場景。
一,務實。秦惠文王面對張儀誘人的伐韓建議和司馬錯平實的平蜀主張,卻不動神色地選擇了後者;鄭國的間諜身份暴露後,朝廷充斥著排外的呼聲,秦王嬴政考慮到鄭國的專長和鄭國渠將來的實際效益後,讓鄭國留在了原位上。
二,求變。秦簡公讓百姓和官吏戴上了佩劍,打破了只有貴族才能帶劍的特權,又透過“初租田”,承認了那些勤勞的小地主和農民對土地的佔有;秦獻公廢除了秦國流傳已久的從死制度,又將所有秦人編入戶籍,置於國家的管理之下;秦孝公全力支援商鞅變法,先進的社會制度在秦國生根發芽,確保秦國奪得最後的勝利。
三,百折不撓。建國伊始,秦襄公就戰就死於伐戎的過程中,後世子孫接過襄公手中的劍繼續向前,幾經磨難,直至據有西戎。秦穆公為了稱霸中原與晉國長期角逐,因決策失誤和實力不濟,接連在崤和彭衙兩地遭受兩次打敗,但敗軍三將依然受到重用,直至他們在王宮之役中取得大捷;秦國數次兵臨魏都大梁城下,卻又鎩羽而歸,後來轉變策略才取得新的進展;長平之戰後,秦國因行動遲緩,連續被趙軍個各國聯軍擊敗,將軍被俘,得地復失,可秦國奮力一搏,轉眼間又重新佔據了優勢。秦國從失敗中奮起的事蹟很多,如果全列出來,將是一個很長的單子。
四,海納百川。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從楚國那裡換來了百里奚,又連蒙帶詐地將來自西戎的由余留在了秦國;秦康公並不介意士會不得已才留在秦國的心態,照樣予以信任;秦獻公將秦國命運交到了在魏國混不下去的商鞅身上;口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