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還是太過於兇險了。這樣龐大的計劃需要全軍進行非常密切的配合,一旦其中有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則全軍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更何況我軍兵力本來就不佔據優勢,如此分散兵力,實在是犯了兵家大忌。”
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桓炎,非常明白在實際的作戰中局勢往往瞬息萬變,即便是再優秀的將領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變數都預計到,因此作戰計劃必須越簡單越好,越是龐雜的計劃就越有可能無法獲得預定的效果,反而會束縛將領們的手腳,壞了大事。
因此,桓炎堅決反對這個極其依賴將領們配合的計劃。
不過雅龍也不甘示弱,有條有理的反駁道:
“這不能說是分散兵力,而應該是精兵突擊!數十萬大軍的作戰不同於一般數千、數萬人的戰鬥,在有限的空間之內幾乎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真正投入戰鬥,所以一支精銳的勁旅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投入戰場所產生的作用甚至遠大於千軍萬馬擁作一團。
“事實上如果不能夠合理調整大軍運作的話,人數的眾多反而有可能會妨礙到部隊及時投入關鍵的地區,以至於貽誤時機;還有可能會因為部分軍隊計程車氣低沉、人心渙散導致整支大軍的崩潰。
“在歷次作戰中,我風雨軍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克強,關鍵便在於風侯排程得當,將士奮力用命,一舉擊破敵人之薄弱環節,致使敵軍縱然人多勢眾,卻人心渙散、部隊自相阻塞,最後一潰千里。”
雅龍的理念顯然和傳統的作戰理念有所不同,作為軒轅軍校——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