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來:“公事談完了,下面我們談一談家事吧,雲濟表哥!”
第六章 印月的戰鬥
第十六集英雄紅顏第六章印月的戰鬥 戰爭僅僅是政治的延續,所以政治的收穫卻往往必須透過戰爭來爭取,而政治的成果也常常在戰爭中確保。
所以,無論麥堅的政治家,還是聖龍帝國的西北定涼侯,他們能夠做到的也僅僅是儘可能在當前的現狀之下運用自身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手段,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而真正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卻依舊有賴於戰場上將軍們的奮鬥。
這一點,在印月戰場上的李逸如非常的清楚,同樣有著如此認識的,則是麥堅艦隊最高指揮官卡爾。
於是,聖龍歷七五六年二月十三日,浩浩蕩蕩開進的麥堅艦隊,在日河的沿岸的戰略重鎮安拉阿巴德,遭遇了嚴陣以待的風雨軍。如果安拉阿巴德失守,則風雨軍在印月東面的勢力範圍將全部喪失,甚至有可能出現錫國、丹國這兩個同盟因為國土暴露在阿育王朝的威脅之下而動搖;而如果風雨軍擊退麥堅艦隊,則可以徹底放手對付失去了水面火力支援的印月軍隊。
因此,對於雙方來說,這都是一場決戰。
“發射!”
幾乎在同一時間,風雨軍和麥堅艦隊的指揮官發出了同樣的指令。
如果說去年日河決戰時北線炮戰還僅僅是一場彼此都沒有預料到的遭遇戰,那麼今天的炮聲隆隆卻是在雙方統帥不約而同的刻意追求下的結果。
“讓這些東方人知道一下麥堅艦隊的威力吧!”
卡爾的戰前演說簡短而有力,他的內心也充滿著信心。
和上一次的匆匆遭遇不同。這一回,由於剛剛接替了因為上次失利而丟官的前任,麥堅艦隊的新統帥充滿著戰意和鬥志,調集了六十五艘大小戰艦,總計五百三十七門魔法炮,採用的是麥堅艦隊海戰時最為經典的“T”字形戰法,分成三排的“一”字形艦隊,輪番不間歇的轟炸,始終都讓風雨軍的陣地承受著大約一百七、八十門魔法炮的攻擊,在火力上佔據著絕對的壓倒性優勢。
漫天飛舞的炮彈,準確無誤的掉落在風雨軍的防禦陣地上,旋即出現的是火光和硝煙,以及被擊碎的石片飛上藍天。
而面對風雨軍的還擊,一則對方的火力遠遠遜於己方,二則水面上的艦船始終處於移動的狀態,大大降低了聖龍人攻擊的命中率,所以尚不至於對己方形成致命的威脅。
卡爾非常滿意眼下的戰況。
這個在海上渡過了四十多年的老頭,親身經歷了麥堅如何從一個在戰爭中爭取到獨立、百廢待興的新生國家,在乘風破浪的開拓中征服海洋,發展壯大,終於成為今天無可比擬的大帝國。
在這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中,這個年輕的帝國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海上實力,帝國的足跡遍佈了所有的水域。
也許在聖龍這樣的千年帝國,或者是呼蘭這樣的軍事強權,以及西大陸那些貴族和教會控制的王朝眼裡,麥堅實在算不了什麼,他太年輕,沒有傳統,沒有歷史,有的只是浮躁和虛榮,根本無法左右東、西大陸——這個人類傳統活動範圍的局勢。
但是生長在麥堅、生活於大海的卡爾,卻非常自豪而且自信的認為:麥堅才是新生的朝陽,遠遠不是那些依舊老朽的國度所能夠抗衡的。在這個新生的帝國中,到處都是朝氣蓬勃的冒險家,到處都是銳意進取的開拓者,海洋是屬於麥堅的,所有麥堅艦隊到達的水域,也不可能有任何抗衡的力量存在。
這種自豪和自信,以及現實中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讓他絕對相信勝利女神在這場戰爭中會毫無疑問的青睞於自己。
同樣的自信也來自於風雨軍的戰場指揮官李逸如。
儘管只有十六、七歲,但是少年凜冽的眼神讓即使是最桀驁不馴的將領,也情不自禁的膽戰心驚。
如今,這位居薩羅城大捷的締造者,絲毫不顧前方排山倒海一般的轟炸,猶如一棵挺拔的松楊,屹立在隱蔽的塹壕中,雙目緊緊的盯視著戰場,臉色卻非常的輕鬆和自信,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的確,儘管對手火力的猛烈超出了原先的預料,但是李逸如還是很滿意軍師孔宓督促建造、如今又在伊弗這個新上任的幕僚幫助下改修過的掩體工事。
說起來,李逸如不得不佩服軍師孔宓的遠見卓識,因為這些掩體早在風雨軍迫使阿育王締結停戰協議之後,就在軍師的督促下開始建造,可見這位雖然如同過客一般從從而去的謀士,絕對擁有著非同一般的戰略